第七百九十六章 东周列国志 (中)

    第七百九十六章 东周列国志 (中) (第2/3页)

无用,君王与家主们,自然也就对他兴趣不大。

    而李云泽这里,却是在所有人面前,直观展示过强大的实力。

    说白了,这是个实用为主的时代,有用自然就会被追捧,官职封地名誉地位什么的,都是上杆子主动送给你。

    没有用处的时候,那就自然无人在乎。

    可惜后世朝代逐渐开始追求无用,搞什么人品道德谈心说道,从而开始务虚不务实。

    结果的话,历史书上都写着呢,被原本瞧不起的蛮夷们,各种轮番开火车。

    李云泽创新儒家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奠定务实不务虚的根基。

    务实才能进步发展才能强大。

    而务虚就是清谈说废话,除了养废物之外别无他用。

    面对齐国的热情,李云泽的回应很简单‘感谢老铁们的热情招待,我给大家表演个才艺,这事儿就算是过去了。’

    李云泽在宫殿内用古筝又一次演奏了高山流水,博得了满堂喝彩之声。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宫殿里的宴会结束之后,李云泽主动找到晏婴请他帮忙。

    “招生?”

    “没错,招生。”

    李云泽笑言“某有志教育事业,齐国这里人杰地灵优秀的学子众多,某也想要招收些出色的弟子。”

    “这是好事。”晏婴笑着说道“能拜入你的门下,求之不得。”

    李云泽搞教育,不但有教无类,而且还不收学费与拜师礼,还包吃包住。

    这份优渥的待遇与名声,在齐鲁大地这儿可谓是独一份。

    其实许多人都想要拜入儒家门下的,只不过李云泽虽然有教无类,就是不管你是贵族出身,国人出身还是野人出身都愿意教,可收徒还是有前置条件的。

    首先就是得会大篆,也就是这个时代通用的文字。

    不要求精通,可最起码也得能看得懂。

    李云泽是做精英教育的,不是搞基础教育的。

    其次就是李云泽收学子虽然不限年龄,可年纪太小或者太大也是不收的。

    他是为了教书育人,不是为了做保姆护工。

    再有就是得有一副好体格。

    报考儒家入门第一考,就是一炷香时间里能跑十二里地。

    之后就是一盏茶时间里举石锁五十次。

    一炷香大约三十分钟,而春秋时期一里地也就三四百米,十二里地不足五公里。

    一盏茶大约十分钟,举起石锁五十次看似不难,可对耐力的要求其实不低。

    能够完成这些的,才能进入下一项的面试。

    面试主要看人品,毕竟哪怕是李云泽也不想收人渣当学子。

    毕竟人渣学了本事,只会给别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除了特殊情况之外,例如子路的那些小兄弟就是因为子路的关系被全都收下,想要拜入儒家门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有了晏婴的帮忙,李云泽在临淄城内收儒家学子的事情,进展的很是顺利。

    不仅仅是临淄城与四郊,甚至附近城镇乡里得到消息的人,都有赶路来报名的。

    总有人认为古人傻,其实古人一点都不傻。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