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不起眼的技术

    第四百零四章 不起眼的技术 (第2/3页)

   “闪存?”佐波正一一脸茫然,东芝有这样业务?

    和他的忙然不同,其身边的武石喜幸突然脸色一动。

    “冒昧问一句,白川桑说的闪存是以EPRTOM为逻辑模式的NOR型快闪存储?”

    “正是”白川枫点点头,肯定了他的猜测,“不过考虑到目前闪存还处在理论阶段,SIC在芯片架构授权方面只能做出一定的优惠承诺。”

    佐波正一听了白川枫开出条件的第一反应,不是考虑条件是否适合。

    而是转头询问武石喜幸,自家的闪存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者悄悄凑过脑袋,开始低声回答关于闪存的事情。

    正如白川枫所说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理论阶段,是由研究所内一位名为舛冈富士雄的员工提出并验证。

    NOR闪存与DRAM存储器不同,闪存是一种切断电源后存储数据也不会消失的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

    这和英特尔的EEPRTOM(带点可擦可编程制度存储器)有些类似,不过后者存在某些明显的缺点。

    比如读写性能差、难以提高集成度等,也因为这些缺点EEPRTOM难以成为大容量存储器。

    不过舛冈富士雄提出了另外一条思路,那就是“故意降低性能”。

    在原来的存储器中,擦写数据是以字节为单位来进行的。

    那么闪存则把字节打包成一个个“小集体”来看待,即以块为单位来进行擦写。

    通俗点说就是闪存牺牲精细化操作,改为模块式操作。

    虽然看似性能低了,但工作模式简单了,存储容量也上来了。

    只不过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舛冈富士雄的创意是好的,但东芝内部根本不重视。

    甚至半导体部门评估之后,压根就没想过在闪存上投钱。

    因为领导层的普遍忽略,最终也导致佐波正一这位社长桑都不知道闪存的存在。

    其实东芝之所以如此不重视闪存,和此时的时代大背景也不无关系。

    现在是80年中前代,东芝半导体部门最挣钱的业务是什么?是DRAM芯片!

    目前64K存储芯片霓虹已经占据了全球58%的市场份额,256K芯片更是达到了恐怖的80%。

    这其中仅仅东芝一家就揽下了近三分一,用日进斗金来形容DRAM的盈利能力也不为过。

    而今年新推出的1M DRAM,因为技术比霓虹的同行还领先一点。

    在这一部分业务上,东芝更是独揽全球60%以上的市场。

    内部做过统计,目前仅仅DRAM存储业务,东芝每天的利润是2亿日元!

    利润!每天!这还仅仅是半导体事业部!

    所以有这样的庞大利润在手,东芝不重视闪存也情有可原。

    现在的佐波正一也是如此,在听完武石喜幸解释了闪存的具体情况之后,他对这种新型的存储方式也兴致缺缺。

    一种还处于理论阶段的技术,还不知道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与其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去赌未来闪存的商用,为什么不继续在DRAM这条赛道上发力呢?

    毕竟DRAM的盈利能力已经得到了证明,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利润几乎是措手可得。

    同是存储,闪存显得有些多余,并充满不确定性。

    佐伯正一微微斟酌了几秒就开口答复,“闪存上的事情东芝这里可以协商,那么SIC的芯片授权费用…?”

    “1%!”白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