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崩溃

    第五百四十三章 崩溃 (第3/3页)

    由于它们向EIE集团提供了超额贷款后,面临着无法收回的局面,从而陷入了破产危机。

    对于这两家信用合作社问题的处理,时任日银总裁三重野康曾发表宣言。

    “救助所有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并不是中央银行的工作。”

    于是,这两家信用合作社进行了破产处理。

    而利用自己的职权,擅自挪用两家信用合作社资金的高桥治则,也被警视厅逮捕并送去了踩缝纫机。

    随着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金融寒冬正式来临。

    为了应对破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银行,大藏省干脆成了一家以保护存款人为目的的“清算银行”。

    期间其实大藏省银行局,也私下里试探过若干个大银行。

    问他们如果要设立处理问题银行的接收银行,是否愿意出资。

    但是大型银行都表现的很冷漠,自己都一堆的问题,哪有功夫去资助这些小银行?

    甚至白川银行这里也被大藏省问了,但长银还没消化,白川枫哪有精力去折腾其他。

    再说了这些小银行,八城他们都评估过了,没有值得出手的地方。

    这一波小银行的倒闭潮,白川长信银行内部评估之后,很可能会持续两年之久。

    等两年之后还有第二波,那时候可能就是那些大银行该倒霉了。

    见到情势不妙,国会继上一次拨付12万亿的专款救济金后,不得已准备再次撒钱。

    因为情势越来越恶化,之前评估的50万亿坏账已经成为历史,这个数字搞不好就要翻倍。

    金融海啸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还在肆虐,霓虹的普通民众也越来越感受到了那分寒意。

    随着时间进入94年,突然大批量的企业开始裁员。

    这几年不仅金融业一片混沌,其他行业也渐渐步入了萧条的地步。

    在90年的时候企业销售额是1428万亿日元,到了今年这个数字是1485。

    换句话说就是,这四五年的光景,霓虹的经济基本陷入了停滞。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倒退。

    因为随着日元的升值,在90年时企业的利润是50万亿,到了今年就变成了35万亿。

    经营利润暴跌30%,甚至情况还在继续恶化,因此感到到寒冬的各大企业都在缩减成本。

    于是别说以前一年发几次奖金了,现在补贴都少的可怜。

    更甚者很多人连工作都保不住,那个为了抢大学生,一送就是几十万日元的场面一去不复还。

    遭受了降薪、削减福利、裁员、找不到工作等一连串打击,人们这才恍然惊醒,似乎黄金时代结束了~

    不仅普通民众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对企业而言又何尝不是?

    曾经让整个霓虹都引以为傲的DRAM芯片业务,如今霓虹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只剩下40%多了。

    比起最高峰时的80%多,直接腰斩,就这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不过讽刺的是制裁它的老米,自己的份额也没起来,倒是毫无存在感的棒子不声不响拿下来近30%的份额。

    然而萧条刚刚开始,失去的平成年代,才堪堪登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