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寻找合适厂址

    第二十八章寻找合适厂址 (第2/3页)

得已到东都就粮的记载。

    本来就这么繁忙了,李恪要是再在这里搞一个大型的钢铁厂,那不是火上浇油么!

    一直走到渭水和泾河交汇的地方李恪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地方,可是李恪只记得铜川地区有煤矿,就在泾河上游,现在看来利用难度很大啊!

    李恪不禁感叹了一句:“这要是渭水上游有煤炭就好了!”

    随行的工部水利司小吏眼睛一亮:“殿下说的可是石炭?”

    李恪一听这不是有门:“哦?你知道这个东西,渭水上游也有?”

    小吏点头:“我父亲和爷爷曾经参与过九成宫的修建,当年修宫墙取土的时候在九成宫北发现过石炭,当地百姓还取用过。

    后来官府因为担心有人私挖地道遁入九成宫内惊扰圣驾,所以禁止挖掘。”

    李恪一听到这就眉开眼笑了,这个好,别人不敢挖他敢啊!

    李恪大手一挥:“那走!往上游走,咱们往上看看,按照你刚才说的,要是从万年县南的小岭镇往长安运东西,最好是走社川河往上在入沣水到渭水最方便是吧?”

    小吏点头:“正是,如果充分利用两个河道,中间只有不到二十里的陆路,不过想要两条河能够通航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修整疏通,而且只能走小船。”

    李恪很开心:“只要比陆运方便就行!这沣水不是正好从长安西面的上游汇入渭水嘛,还在昆明湖西面是吧?”

    小吏点头:“正是,如果殿下想用煤石,也能从九成宫那边顺流而下。”

    那不就妥了,其实李恪也不贪心,只要在长安能建立一个年产十万吨钢的钢铁厂就够用了,大唐目前的钢价格约为一斤二十多文,一斤铁也有七八文的样子。

    一吨钢铁能卖四十贯,十万吨钢就能卖四百万贯,这还没算铁呢,一年再生产个三四十万吨的铁,那千万贯的财富不就随手来了。

    李恪还坐着美梦呢,小安子问道:“殿下,天也快黑了,这要是回去正好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