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熊孩子时光

    第512章 熊孩子时光 (第2/3页)

点自信的。

    再说了,打架又不一定都是自家小孩的错,先问明缘由,丘志清相信自己的品德教育。

    听闻丘志清此言,小沉香一下子眼圈就红了,咬牙切齿看着羞愧低头的三个小孩。

    “他们说我有娘生,没娘养!”

    话语间,大有一副上去再打一顿的意思。

    就连大黄都同仇敌忾的叫了几声。

    这种事情,别说在没有善恶观的孩子之中,就算是在一些成年人中,也不乏专门喜欢拿他们缺陷取笑之人。

    不过丘志清并未针对疼的龇牙咧嘴的三个小孩,而是看向山长。

    他身为教育者,不问缘由,不明其理,一意偏袒,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

    “不知山长,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何解?”

    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八章,解释很多,大致解释可以是,心平气和的摆正自己的位置,与人为善。

    这里丘志清的意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

    这是当着山长的面,说私塾不是善地,学子求学之心不纯,他们并不能与人为善。

    字字句句,听在这位老山长耳里,那是在打他的脸。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你的教育太失败了!你是怎么有脸上门问罪的?

    道教作为大唐国教,著名经典,山长自然也读过,其间意思不言自明。

    不过他活得久,人家老山长也是百岁老人了,尴尬也就是这一瞬间的事情。

    并没有正面回答丘志清的问题,而是恶狠狠的瞪了三个羞愧低头的小子。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念尔等初学,此事不予追究,回去之后,每人誊写三遍论语,尔等可有怨言?”

    显然,儒家不说别的,表面功夫这一套,还是做的不错的。

    “弟子心服口服,不敢有怨言。”

    丘志清白眼一翻,是不敢,不是没有。

    不过没关系,这小子悟性不错,小擒拿正骨三十六路,倒是玩得不错。

    至少丘志清可没教过他怎么卸下来,当初只是教他怎么正骨。

    既然人家已经认错,自己也应该给小家伙一个彰显大度的机会才是。

    “还愣着干嘛?子曰:不迁怒,不贰过,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友爱,人家嘴巴不干净,打烂他的嘴就好了,何故迁怒手脚?还不快给他们接上!”

    他来一个“子曰”教训弟子,丘志清自然也要回一个“子曰”教训儿子。

    老山长嘴角抽抽,“不迁怒,不贰过”是孔子说的没错。

    不过你这解释,多少有点……

    难怪小沉香的这么能打,原来你也不是什么好鸟。

    听话的小沉香上去正骨了,而后杀猪般的惨叫,传遍了半条街。

    老山长觉得,他明明可以再打一顿的,却还装作正在正骨的样子。

    见这位老山长有些不愉,丘志清解释道:

    “小孩子嘛,实习少,就算是会接,难免也有些生疏,不碍事,看他卸下来的手法,还是挺专业的,大不了多来几次。”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还是要多练手的。

    神特么多来几次,看这样子,多来几次还不痛晕过去。

    本着体验第一的原则,小沉香还真就让他们多来几次。

    其实正骨手法好的话,并不会痛,只需要稍微转移一下注意力即可。

    这点想必有过相同经历的,都有同感。

    有经验的中医,给你一颗糖的时间,就给你弄好了。

    就是这么简单,当然了,要是手生的,参考还在惨叫的三个小子。

    还是丘志清看不下去了,亲自动手,一些淤青什么的,弄了个外敷药之后,这才将这件事揭过。

    吩咐了一句,让小沉香明天去上学后,老山长便送几个小孩回去了。

    妙仁堂中,丘志清还没来得及开口,便被小沉香先发制人。

    “难怪天天想着送我上私塾,我上了私塾,好给我找后妈是不是?”

    不过丘志清一眼就看出他的小把戏,“明天继续上学,还有,谁教你这么用小擒拿的?”

    小擒拿三十六路,专用来正骨卸骨。

    大擒拿七十二路,专用来推拿按摩穴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