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军南下

    第二百三十五章 大军南下 (第2/3页)

明万胜!”

    无数将士举起兵器:“万胜!万胜!“

    “万胜!万胜!”

    纛旗移动,五万京卫将士,在京师百姓的欢送下,向南开拔而去。

    ......

    大军浩浩荡荡,一路往南。

    内线行军,不用担心遭到敌人埋伏。

    故而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辎重和炮兵最后。

    在大军后面,还有无数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

    多是沿途各省提前征调的。

    打仗,打的是后勤补给。

    几十万大军的粮草供给是何等庞大?

    这些工作兵部和户部数月前就已在准备。

    为此,老朱还杀了两个办事不力的户部官员。

    大军南下,穿过数省,沿途群山众多,行军十分困难。

    然明军上下气势高昂。

    连皇太孙都不畏艰险同行,谁敢叫苦?

    况且都是军中精锐。

    原本朱允熥是打算走海陆直达安南的。

    他咨询了航海经验丰富的郑和,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

    海陆不是随便走的,需要等候东北季风。

    在没有发动机的时代,风向的季节变化不仅能驱动帆船,还可以带动了海流变化,为航行提供动力。

    郑和船队历次下西洋都是在冬季利用东北季风出海,而在夏季利用西南季风回国。

    东北季风不一定什么时候来,需要慢慢等。

    总不能因为等风,而耽误了出兵。

    毕竟四川、贵州、广西、云南各省的人马已经出动了。

    别等前线快干起来了,你们一群将帅还在海边等风......

    那不用打了,士兵们可以直接哗变了。

    兵法有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将士们不能等风坐船,可粮草物资可以。

    战争需要源源不断的粮草,山地难行,这个时候用海运最好。

    一旦东北季风刮起来,海运的速度将远远快于陆运,且损耗也会大大减少。

    大明远洋船队承担了这一任务。

    这个时候,郑和不是太监,而是一名水师将领!

    他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航海经验,制定了极为严格的海运计划。

    神机营自成军以来,第一次出国作战,个个兴致勃勃,健步如飞。

    山路难行,神机营的一众大杀器,由海运出发。

    神机营将士只是携带了火铳等火器装备。

    蓝玉穿着厚重的甲胄,跨着佩剑,后系大红披风。

    他策马大声传令:“加快行军!争取灭了安南,中秋回家过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