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闭门造车

    第134章闭门造车 (第2/3页)

来忙碌惯了,忽然停下来,周身不自在。

    可现在宇文晟要求她养好伤再复工,那她总不能一直这么居家闲躺吧。

    要不,将之前她考虑过的赚钱大计规划起来?

    做一辆可以颠覆这个时代认知的豪华马拉车?

    郑曲尺向来行动力强,心血来潮,脑子里一下涌现出了许多灵感跟念头,说干就干!

    其实她早就想做一辆特别牛逼的车子了。

    一来,她不会骑马,每次骑马都得靠别人带,而且骑马时间一长,屁股墩子就生疼,两胯的嫩肉也被磨得脱皮,那时她就会想,如果她能有一辆既舒适又便捷长途的车子就好了。

    为了能够造出一辆令她满意的车子,她特意走访过福县现有的车行。

    好的、差的,两轮的、四轮的,她都见识过一遍。

    发现,这基本上本土制造的很少很少,几乎属于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外贸车”。

    尤其是北渊国的车,质量最好,但贵得要死,然后就是南陈国的车,富丽堂皇,在美观上艳压众车,性能好不好不重要,总之突出一个“好看”,那价格也是叫人咂舌。

    可人卖车的说了,就这种还不算最贵最好的,因为乡下地方,不敢卖顶尖的货,怕压货卖不出去,人大城镇里卖的车,那才叫一个天价啊。

    是吗?

    郑曲尺看了一圈,发现这些都还远远达不到她的要求。

    技术领衔于工艺,她承认这些马车的工艺,的确可圈可点,尤其北渊国的马车,一骑绝尘,将其它几国的甩在了后头,做到了眼下技术的最顶尖。

    可它该存在的弊端,依旧存在,并没有被解决。

    “尺子,在想什么呢?”桑大哥挑了小半桶的水倒进缸,放下桶,走过来:“你蹲在那里久了,小心伤口。”

    她为了不叫桑大哥怀疑她一直留在家中,便扯了个谎声称肩胛位置在工地上受了伤,得养些天。

    由于是女孩子家家,兄长需要适当避嫌,便也没查看她身上伤得怎么样,只能一遍一遍叮嘱“柳风眠”,叫他夜里要替她仔细上药,不能疏忽大意。

    “不碍事的。哥,我想做车子。”她蹲在那儿,拿了根木棍在地上有一下没一下地划着。

    桑大哥一听,只觉得她简直就是异想天开:“别整天想一出是一出了,车子是那么好做的吗?你知道造一辆马车,需要多么高深的技艺,你不要以为会建房子,会修城墙,就能够凭空想象造出一辆车来啊。”

    “我的好大哥,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只是缺乏些经验,要是有老木匠从旁协助一下我,我绝对可以制造出一辆绝世惊艳的马拉车来。”她倒是自信满满。

    桑大哥看她那样,也不想打击她,只说实话:“几十年的老木匠都不敢说自己可以造车,会造车的木匠都是闭门造车,生怕别人学会了他们家传技术,你啊,哪去找一个技艺熟练的老木匠帮你,如果他懂,他自己就可以造车了,又何需辅助于你?”

    “不一样……算了,哥,我反正闲着无事,你自己再琢磨琢磨。”

    “别蹲着,一会儿幺妹回来看见,也有样学样了。”桑大哥训她。

    郑曲尺嘀咕:“好吧,只是觉得这样蹲着想事,比较接地气,不会想着想着就飘了。”

    工艺暂时不提,首先要造车自然得先设计吧,她从脑子里扒拉出许多古今资料,拿出目前她觉得合适用上又技术条件可达到的来准备。

    她打算先制造一辆可超载但又行驶轻便的八人+座马车,对,相当于一辆小型面包车的人数载量。

    将马车加宽加大不难,难的是既要承重力强,又要行驶轻快,这就挺考验设计者的技术了。

    一般来说,想要车厢承重力强,就得用四轮马车,但凡是各国的辎重车、运输载重的车辆,就没见过两轮的。

    但在不考虑轴承的情况下,四轮的摩擦力比两轮转向装置大,这也意味着四轮转向力差,眼下的所有四轮马车,基本上都是四个轮子通过轴组装在车架上,两个前轮是没法转动,所以在灵活上、乃至稳定性上不足,一旦遇上不平的路、或者跑快了,容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