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营建中的大明宫

    第215章营建中的大明宫 (第2/3页)

丽迷人。

    大明宫位于长安城一侧的奥克兰高地上,这是一处起伏向上的超大型丘陵地区,面积广大的大明宫就坐落在这里,投入了超过3万名白人苦役犯和6000多名华人工匠,展开大规模建设已经有两年半时间了。

    为了向千年前辉煌的唐王朝致意,奥克兰高地被改名为龙首原,大明宫占地880公顷,比千年前的大明宫350公顷面积增大了两倍半,是紫禁城的10倍。

    为了营建这座空前辉煌的宫殿,北方西雅图和加拿大地区无数珍贵的大木,用海运放排进入旧金山湾区,然后通过专门的加宽铁轨运送至工地。

    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大理石,神州大陆的琉璃瓦,太湖假山石,精美漆器和瓷器,木凋和石凋源源不断的输送过来,堆满了宫殿建设工地的料场,动辄数以成千上万吨。

    数万人的建设场景何其壮观?

    在宫殿建设工地上,遵从陛下的吩咐,给白人苦役犯每天的餐食管饱,中午还有一顿以猪牛下水为主的杂烩汤,让每个人都能吃饱了有劲儿干活。

    所以,这些白人苦役犯的待遇还不错。

    表现好的人,有希望在宫殿建设完毕后成为合法自由民,拿到梦寐以求的居民身份,从此融入大唐王国中成为一份子。

    这样虚幻的未来,激励着白人苦役犯呕心沥血的劳动,尽可能的展现出才艺。

    只有这样

    他们才可能被华人工匠看重纳为学徒或者副手,那么待遇就比普通苦役犯高了一层,不会因为一点过失就被拉出去抽鞭子,打的皮开肉绽。

    说到底

    苦役犯依然是苦役犯,惩教署那些凶狠的看守大多也来自于曾经的白人苦役犯,他们比华人长官更凶狠,更残忍,也更加无情,对待苦役犯们毫不手软。

    一旦被这些白人看守揪住,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白人苦役犯比印第安土着更聪明,动手能力和建设能力更强,不缺乏能工巧匠,而且还有很多天才的建设者。

    所以,才能成为建设大明宫的主力,毕竟不要钱只管饭,能够节省很大一笔建设资金,绝不是小钱。

    而那些干活不老实,反抗情绪浓烈的土着印第安人待遇就要差得多,他们只能在矿山里从事最艰苦,最底层的工作,日复一日。

    恶劣的劳动环境,看不到荤腥的粗劣食物,持续不断的高强度劳动,这也导致土着印第安人苦役犯死亡率居高不下,

    当然,这都是发展中的小问题。

    站在宫殿工地的高处,李察心情愉悦的俯瞰周边,数万名苦役和工匠就像细小的蚂蚁一样,在数百上千个建筑项目上劳作,各司其职。

    在宫殿的后院

    有一处占地面积足足有16公顷的大型湖泊碧波荡漾,四周营造的亭台楼阁已经呈现出殿阁重重的瑰丽姿态,金色的琉璃瓦建筑倒映在湖面上,景色美不胜收。

    前面的主殿建筑在28米高的丘陵上,愈发突出了建筑的宏伟,主殿使用的都是三人合抱粗的珍贵木材,采用“两麻六土”的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所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