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生丝商战

    第676章生丝商战 (第3/3页)

上就开始放货,随着价格继续上涨,逐渐加大了放货的力度。

    前后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胡雪岩囤积的11.2万担生丝基本出了大半,回笼3300万两白银,手上还余剩着1.9万担生丝,回落后的市场价格依然接近800万辆。

    1885年5月9日,胡雪岩主理下的阜康钱庄宣布引入大唐帝国交通银行,占股55%,为第一大股东,胡氏家族退而居其次,占股26%为第二大股东,另外还有数百名大小股东位列其中。

    这一消息愈发助长了阜康钱庄的声势,使其成为华夏第1个引入外资的本土钱庄,披上了一层洋商外衣。

    据消息人士透露;

    当初出手的很大概率就是大唐帝国交通银行,据说完成中外生丝商战之后,胡雪岩亲自将1300万两白银的盈利存入姓朱的大海商户头上,并且将1.5万担生丝全部装船海运,未索一厘银两。

    经此危机重重的生丝商战,让胡雪岩明白阜康钱庄必须要找一个大靠山,否则迟早玩完,亿万家财全都是一场空。

    这个大靠山要能够让朝廷实权派李鸿章深深忌惮,否则在官商勾结之下,阜康钱庄永无出头之日,未来一片黑暗。

    遥想当初的危险,依然让人心惊胆战……

    在阜康钱庄面临疯狂挤兑风雨飘摇之际,盛宣怀给上海道台邵友濂打了个招呼,使得邵友濂故意拖欠了胡雪岩的饷银长达20日。

    这一招极其狠毒

    彼时阜康钱庄在全国各地的钱庄分号纷纷告急,胡雪岩把无奈之下准备割肉求生,20万两的饷银可是一笔救命钱,迟一天都会要命。

    但朝廷也不是不给,只是晚个20天而已。

    这让胡雪岩结结实实的吃了个闷亏,偏偏还倒不出苦水来,难道去告朝廷吗?

    还有一招更狠毒的是李鸿章在朝廷同时发力,要求查处阜康钱庄亏空案,以“平息民愤,慰藉江南人士群情不满”。

    随即,朝廷下令查抄红顶商人胡雪岩满门资产,由闽浙总督何璟以及浙江巡抚刘秉璋两人督办此案,给江南民众以一个交代,实际上就是宰肥羊了。

    要知道何璟是李鸿章的同年,刘秉璋是李鸿章的世交,他们俩出手,就等于是宣判了胡雪岩的满门抄斩。

    在李鸿章频频出手之际,左宗棠终于上书朝廷,利陈缘由为胡雪岩开脱,也为阜康钱康赢得一线生机争取时间。

    内中复杂的官场争斗,难以一一详述。

    1884年底

    朝廷终于在左宗棠的一力陈述下改弦易辙,将胡雪岩的钱庄亏空案交由左宗棠亲手查办,为逆转生丝市场赢得喘息之机。

    左宗棠也是官场老臣,假借身体原因一直拖着不办,终于迎来了胡雪岩逆转商战的这一刻胜利。

    生丝市场价格飙涨,海量的白银涌入阜康钱庄,原本的“钱庄亏空案”也自然不了了之。

    当然了,胡雪岩也少不了上下打点了数百万两白银,这才得以脱身。

    说起来平平淡淡,实际上其中几番生死边缘,危机重重,真可谓走得步步惊心。

    1885年4月底

    胡雪岩带着人星夜疾驰前往福州,见到了病重中的左宗棠,两人密议许久之后,胡雪岩才大哭着撒泪而别。

    5月9日,就传出来大唐帝国交通银行入主阜康钱庄的消息,一时间震惊世人。

    7月初,病重不治的左宗棠病逝于福州,这位抬棺入江的朝廷柱石之臣,终于走完了自己辉煌而又灿烂的一生。

    这时候有心人方才明白;

    敢情向来忠义的胡雪岩背主另投大有玄机,左宗棠自知去日无多,为身边追随数十年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另找了个大靠山,那就是大唐帝国的第四大财团交通银行。

    至于朝廷怎么想,李鸿章怎么想都不重要了,左宗棠一生的宦途已经走到尽头,死人还怕活人吗?

    至于抱上了大粗腿的阜康钱庄,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朝廷或者李鸿章再下黑手,届时需要面对的就是交通银行的怒火,到时候自然会有人站出来主持公道。

    那时候,呵呵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