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二把手

    第一百六十章 二把手 (第2/3页)

力制横的原因,一、二把手相互解决对方问题,需要时机和力量的对比。既然相互之间一时解决不了问题,那么,暗中的较量也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政治斗争中,因为二把手处于卧薪尝胆的阶段,一般能采取深得人心的路线。正是二把手路线深得人心,才让一把手的错误更加彰显。一把手为了挽回失去的阵地,往往不惜指鹿为马,疯狂地将错误进行到底。

    晁盖之后,宋江是当然的接班人。可是,因为一把手不满意二把手,晁盖又立遗嘱阻止宋江接班。为此,宋江无心管理梁山事务。林冲逼问宋江为什么不担当起一把手的责任?宋江道:“晁天王遗嘱‘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为梁山泊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言外之意,就是因为一把手不想让自己接班。

    自古以来,权力斗争从来就是你死我活,或我活你死。不管是一把手宽容,还是一把手残忍,都不会阻挠一、二把手你死我活的权力争斗。体制之下,不管是利益之争,还是正统之争,斗争最终都要以路线斗争面目出现。自私和独占,是人与人政治斗争的特点,欺骗、倾轧或复仇式的攻击,即使利益相同,也会自相残杀。

    制度之下,副职有能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旦副职的能耐用在了收买人心上,正职也就被推倒了危险的境地。凡是副职膨胀或功高盖主的地方,不仅不是国家和社会的福气,而且是混乱的根源。在二把手一枝独秀的时代,除非一把手是个孩子或昏庸或极端大度的人外,路线的斗争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的宫廷流血结果。二把手有能耐的地方,一把手往往最容易缺乏理智。为了跟二把手较量,一把手往往不惜采取更为疯狂的手段,来达对权力的绝对控制。在一把手路线失误之后,有能力、有野心的二把手总是等待一把手犯错误后,清算或限制一把手。后主刘禅和诸葛亮长期共事而能相安无事,在世界封建历史上也是个别的例外。

    中国东汉末年政局动荡,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二把手太有能耐了。董卓大权当二把手,根本不把一把手放在眼里。少帝流泪吟诗,发泄不满。二把手董卓知道后,马上杀了一把手。献帝时,二把手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献帝明知不是二把手的对手,可是他还是疯狂与皇叔刘备、国舅董承等人密谋解决二把手问题。计划泄漏,一把手被终身囚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