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骋高原3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驰骋高原3 (第1/3页)

    此时若非面对大唐军神,委实束手无策,否则伏允绝对不会采取这下下之策。

    贞观九年四月之后又有闰月。

    大唐四道行军分为两路,于四月下旬由鄯州出发,往伏俟城推进。

    无论经由青海湖南岸或北岸,行程都约五百里。

    受到高原天候地势所限,唐军步骑同行,加上粮秣锱重,每日只能推进四十里。

    因此南、北两路大军抵达伏俟城时,已是闰四月上旬。

    伏允君臣早已逃逸,此时唐军举目所见,仅余一座空城,孤立于一望无际的灰黑斑驳之间,四野全是牧草余烬。

    如果是其他时代,如果是其他将领,在迫使吐谷浑君臣逃逸,取下伏俟城后,已可说是大功告成。

    此时班师凯旋,足以名垂青史。

    然而这是泱泱贞观,这是皇皇军神卫景武公。

    百数十年之后,白居易有〈赋得古原草送别〉诗: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此时正值凯风自南之期,冰雪消融,灌溉草原。

    伏允君臣逃逸尚不及旬月,青海湖周边已经冒出点点新绿。

    虽不足以供应来年畜牧之所需,却勉强尚能承担当前唐军马匹的短期嚼用。

    伏俟城中,大总管李药师再度与三位行军总管研议后续战事的行进策略。

    先前侯君集积极果决,认为迅速长驱直进必可大胜,然而战果却未能如他所愿。

    此时他转趋保守,认为敌方早有所备,如今既已逃窜躲藏,便难再行追蹑。

    大军如果继续深入,后勤补给必成问题。

    何况不知何时方能寻得伏允君臣,与其旷日废时而未必有所克获,不如就此“凯旋”。

    原先周严缜密的李道宗,此时却持不同意见。

    他是最早学得“挥指天光”,以晶石辨识方向的数人之一,由鄯州至伏俟城途中,更已熟悉使用法则,对于追蹑伏允充满信心。

    他认为青海湖周边是吐谷浑立国的根本,彼等不可能放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