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转移到现实的知识

    第十章 转移到现实的知识 (第2/3页)

以可控核聚变为能量源的太空打击核聚变武器,预计将其安装在行星轨道上,以作不时之需。该武器被命名为——蛟龙轨道炮。】

    至此,由两次模拟的剧情碎片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文明发展脉络。

    在感受到震撼的同时,陈渊也希望能见证接下来的文明走向。

    毕竟他见证了文明的诞生,也要见证文明如何走向灭亡。

    内心满怀着期待,

    毕竟只觉得不过是一场模拟而已。

    真的,

    仅此而已。

    整理了一下情绪,陈渊开始梳理起脑海里的相关知识,迫不及待的回到出租屋,写出了两篇关于光刻机和芯片发展,及光子计算机概要的SCI论文。

    发表后被正式收录进全球顶尖的科学期刊《NATURE》中。

    这两篇论文的影响因子非常高,在极短的时间引起了学术界海量的关注,论文中所阐述的光刻机芯片发展技术,以及对光子计算机的发展脉络走向,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解答。

    这两篇论文对当前科技发展有着前所未有的导航作用,让那些陷入瓶颈的科学家们都有了新的方向。

    一时间各大媒体甚至学术圈在疯狂转载着这两篇神一样的论文。

    在陈渊来到王德海办公室时,正和一位教授谈论着这两篇论文。

    “老王,这两篇学术圈内热度极高的论文你看过没有,这简直就是在世的爱因斯坦啊!光子计算机暂且不说,目前我们还没真正涉及到这里,但就光刻机和芯片的技术概要,里面提到的技术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

    “而且貌似发表这篇论文的还是华夏人,这简直就是我们华夏人的骄傲!”

    只见王德海面前的老教授说的绘声绘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王德海也是有着不小的骇然,“看了,只是没有正式署名不知道正主是谁。要知道能被NATURE收入进正刊的论文从来就没有无名之辈,全都是行业内顶尖般的存在,最低也是院士级别的存在。我估计这应该是中科院那边的杰作,或者是工程院。”

    “只是可惜,这篇论文的内容作者还是有所保留的,有些细节并没有公布出来。很遗憾啊。”

    陈渊站在门外敲了敲门,“王教授您找我?”

    “小陈你来了。”

    老教授抱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