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 瞌睡了来枕头

    230 瞌睡了来枕头 (第2/3页)

接待。

    “多谢董事长关心,我在这里住的非常好。”徐志山说道。

    “芯片工厂,什么时候能够开始开工?”陈志文又问道。

    徐伟山回答:“现在设备方面,基本上已经调试完毕,我们已经根据香港这边很多电子厂的需求,也造出了对应的芯片,不过良品率方面还需要控制,而且我们也需要时间来做测试,估计要到十月份就能确定结果,大概到了12月份,就可以开始大规模生产了。”

    “好,那也就不到半年时间了。”陈志文颇为满意的点头说道。

    芯片工厂第一个产品,就是目前香港需求量最大的电子表,因为这是所有电子产品中最简单的产品,对芯片的需求也最低,如果不是因为电子表的空间太小,那香港这边老旧的半导体工业完全可以手工焊晶体管,这在老旧收音机上还很常见。

    虽然技术含量低,但以前的香港甚至院线历史上的香港,都没有芯片生产能力,只能从日本进口,作为大客户,香港的电子厂商却因为没的选择而被日本几大芯片工厂联手涨价,却也无可奈何。

    这自然适合刚刚开业的美的芯片工厂,产品简单,可以说是芯片历史上最简单的产品之一,一旦将合格品做出来,量还很大。

    同理,液晶工厂也是一样,电子表上的液晶片,也可以说是市场上需求面积最小的液晶了,量也一样很大。

    “只是,董事长,员工熟练度方面,我们还差的很多,以现在的员工能力,良品率很难控制,这还只是电子手表的芯片,如果换成更复杂的芯片,那不可控制的问题就太多了。”徐志山说道。

    “那你有什么想法?”陈志文点点头,问道。他知道徐志山说的已经非常委婉了,这种技术含量较高的工厂,对员工素质能力要求非常高,绝对不是一般加工厂,有几个懂点技术的老师傅,再带一群啥都不懂的小白,就可以玩转的。

    一旦很多人不熟悉、不理解、或者能力不足,那及时能够做出芯片,也可以会出现大批量报废的情况,而且这类技术问题,就算是徐志山这样的专家,也很难找到源头,一旦这类问题层出不穷,那工厂就没办法生产了,而如果问题留到了客户端手中,就更大条了,所有客户都会撤销订单,那芯片工厂绝对黄掉,哪怕是陈志文手中资金再多,对于这种情况也是无可奈何。

    “我明白董事长以及雷经理都想在香港培养芯片方面的人才,但这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两到三年,您之前派去美国学习的人也的确学到了一些知识,但这还是远不够的,想解决目前的问题,我们需要大量有过芯片工厂经验的人来这里工作,由他们来负责各个节点,而其他香港工人,可以在一旁帮忙,然后慢慢学习,这样下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有着大量有经验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这样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液晶工厂那边,可能情况也是一样。”徐志山说道。

    “大量的熟练技术人员?”陈志文有些皱眉的说道:“从日本挖几个乃至十几个问题倒不大,但要是再多,就会很麻烦,而且也需要很长时间,从时间上来看,很难配合我们的生产计划,而且这些日本人可未必会认真的教我们华人。”

    “陈生,其实不需要从日本那边大量挖人,隔壁湾湾就有。”雷盛利突然说道。

    “湾湾?他们那现在有芯片产业?”陈志文惊讶的问道,对于湾湾的半导体,他自然知道后世是有多么的厉害,台积电在很多程度上,是可以与三星抗衡的存在,甚至在少数领域,还要更强。

    而在他的印象中,湾湾的这些应该都是始于德州仪器的副总裁张中谋离开美国回到湾湾成立的台积电,而且还是80年代,就他现在所知,湾湾那边根本也没什么有点名气的芯片公司。

    “不但有芯片,还有液晶,只不过都是刚刚成立。”雷盛利说道:“这也是前段时间,徐生偶然之间从一个朋友口中得知,早在几年前,湾湾政府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