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左将军王诚

    第405章 左将军王诚 (第3/3页)

人。

    有虎贲中郎将、御林中郎将、骁骑校尉等一众重要武职京官,当然也有一部分融入了其他的圈子。

    在与众人相识之后,一名礼部的官员走了过来。

    “王小子,朝廷有朝廷的规矩,咱们虽然都是大老粗,但也得守规矩。”

    程知进指着那名走到跟前的礼部官员,道:“这是礼部侍郎庄大人,他会教你一些朝堂上的一些礼仪。”

    王诚点了点头,与庄侍郎相互行了一礼,而后叫上刘庆生几人跟着对方进入了另外一处偏殿。

    庄侍郎先是给王诚讲了一些礼仪知识,比如入退朝之礼——趋,怎么进行站位,文臣站左边,武将站右边等等。

    这里面自然谈到了跪拜之礼,正常奏事、议事不用跪拜,但是涉及封赏、处罚甚至赐死就要用跪拜之礼了。

    是的,大臣被赐死不仅要跪拜,甚至还要谢主隆恩。

    “赐死”虽然看上去是给一个人下了死亡通知单,但其中具有礼遇大臣的特征。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死刑执行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顾全了大臣的体面。

    另外,被赐死的大臣还能从中得到一些好处,减少死亡时的痛苦。

    王诚听了后才体会到这些礼仪的“博大精深”,如果不知道这些,比如自己随地在王宫内吐了口痰,都会被御史记录在小本本上,日后上朝时就被参上一本。

    他记得倒是很快,尹博却是一阵头大,本来记这些字已经很难了,在把它们结合到某些动作中,大脑都快转不动了。

    庄侍郎这时说道:“这些礼仪王将军今日务必掌握,至于各位只需记住入退朝之礼以及跪拜谢恩之礼。”

    尹博一听,当即大喜,但见刘庆生几人全都面无表情,忍不住问:“你们这是咋了?没那么多礼节,这不是好事吗?”

    屁的好事!

    刘庆生几人全都把头扭过去,装作不认识他。

    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没那么多礼节,说明他们来了只是走个过场而已,有封赏也不会太大。

    “王将军,时间差不错了,我们该走了。几位等会留在偏殿里等候,会有内官通知何时进殿。”庄侍郎道。

    王诚点了点头,让刘庆生几人稍安勿躁,他与庄侍郎来到了隔壁的偏殿。

    未等多久,一名太监过来传令。

    于是文武百官与宗室王公全都进入武德殿,然后按照位次以此列好。

    很快,穿着一身冕服的周昭武从一侧走入殿中,他并未走到龙椅前坐下,而是走到文武百官中央,看着众人说道:“之前诸位大臣就破虏将军议功一事争论不休,今日,寡人当着所有人的面,也明确地告诉世人:凡是立功之人,寡人一定会赏,凡是收复国土、为国雪耻,寡人一定会重赏,什么千户侯、万户侯都不是问题!”

    他突然提高音调:“凡是结党营私,以权谋私,发国难财,寡人不管你有什么身份,也不管你祖上立有多大功劳,一律惩处。轻则削职,重则抄家灭门。什么刑不上大夫,今日寡人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沸腾,但又很快平息下去,全都静静地看着这位天子。

    平稳发展了这么多年,这位战场上杀出来的天子终于要进行变革了吗?

    周昭武面无表情,道:“春明,宣诏!”

    春明双手举着未展开的诏书喊道:“破虏将军王诚接旨!”

    王诚闻言,立刻从队伍中走出,单膝跪在地上,道:“末将领旨!”

    春明这时才摊开那封诏书,开始宣读:

    “敕曰:王者以仁德治天下,以功业封诸侯。破虏将军王诚,智虑忠纯,勇武善战,斩敌将、收二郡,乃我朝新立以来未有之大功,雪洗我朝百年耻辱。

    为表将军之卓越功勋,擢升王诚为左将军,都督左路一切军务,爵武安侯,食邑三千户,赐金三千两,绸缎三百匹,将军府一座,女仆百人,以资其用。

    望将军秉持忠诚之心,恪尽职守,保家卫国,再立新功。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