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怎么能要面子呢?

    借钱怎么能要面子呢? (第2/3页)

出门,宫女端来洗漱之物,洗脸好说,刷牙用的是盐,李晔一直不习惯。

    “陛下!”门前值夜的亲卫行礼,嗓门挺大,立即吵醒了里间的李渐荣。

    李晔也不能怪罪他们,李渐荣出门来,“臣妾、睡着了。”

    当着亲卫的面,李晔不好做出亲昵举动,看她一脸没睡醒的样子,知道她是昨晚照顾自己到深夜,“你再睡会吧。”

    李渐荣行了个敛衽礼,退回房中。

    屋外依旧很冷,这让李晔想起了城门下的流民,天子脚下,总不能让百姓冻死吧?

    李晔让身边小黄门传韩偓来天心阁。

    天心阁的秘密已经被不少朝臣探知。

    要做到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朝中有藩镇的卧底,宫中也有朝臣的眼线,皇帝的一举一动总是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李晔在天心阁等了一个时辰,韩偓才来。

    今天不是朝议的日子,张承业筛选神策军,赵崇凝清查两州人口土地,屋中只有他们两人。

    “近日城外为何这么多难民?”李晔不喜欢废话,连照例的寒暄都免了。

    韩偓早已适应李晔的谈话风格,“关中混战,汉中百姓四逃,蜀中道路隔绝,只能往长安逃。”

    原来如此,打起仗来,最倒霉的还是百姓,李茂贞、王建都杀红了眼,无辜百姓的待遇可想而知。

    李晔叹道:“百姓无辜,既然投奔长安,朕不能视而不见。”

    韩偓读书人出身,自然赞同李晔的主张,不过长安城今时不同往日,也没有多少余粮啊,刚刚提高的神策军待遇,还没喘口气,又来了这么多流民,“陛下宅心仁厚,实是万民之福,不过粮食问题依旧严峻。”

    这意思很明白了,朝廷也拿不出多余的钱粮。

    话不用多说,李晔就明白了。

    没有粮食,拿什么赈济流民?李晔想到昨日在城墙下见到的流民,脸上只有麻木和绝望,没有丝毫人的尊严,让他触动太深。

    重振大唐,说穿了就是重建天下人对大唐的信心。

    要让天下百姓看到大唐有能力结束这乱世,有能力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然后才能再考虑什么盛世。

    这些人不远万里投奔长安,迎来的只有绝望,怎么会对大唐有信心?李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