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戎相见

    兵戎相见 (第2/3页)

在,“唐“字大旗重新出现,洛阳全城震动。

    一些百姓纷纷涌上城头,都来看热闹,守军手中的弓箭全都软绵绵的,提不上力气,他们也在观望。

    如此场景,完全没有战争降临的紧迫感。

    “大唐皇帝陛下,有请张使君叙话。“城下唐军大喊。

    张全义实在不想出来说话,这个时候他也实在不知道说什么。

    他折服汴州之下,跟朱温关系不错,有事没事,朱温就领着亲兵来洛阳,到他家中闲居些时日。

    不过说到底,他不是朱温臣子,而是大唐的河南尹,东都留守。

    周围士卒的目光都投了过来,仿佛无数根刺扎进心里,张全义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臣张全义拜见陛下。“

    李晔笑了两声,“使君免礼,朕此番驾幸东都,不知使君有何见解?“

    张全义一身圆领袍,只作世人打扮,没有甲胄在身,也就少了很多戾气,“臣、臣恳请陛下回长安,免洛阳之地血光之灾。“说完,双膝一软跪在城头。

    “朕此来秋毫无犯,东都是大唐的东都,使君亦是大唐之臣子,全义全义,全君臣之义,朕都来了,使君不请朕入东都坐坐?“

    李晔对张全义印象不错,这人身上也没有武人的煞气,在洛阳九年,招抚流民,劝课农桑,政绩斐然。

    “陛下何苦逼迫臣下?“

    李晔心中好笑,果然如事先预测的一样,唐军进入洛阳地区,本身就是一场胜利。

    张全义臣服于朱温,但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近似于唐廷与冯行袭的关系。

    大唐只要没倒,在人心之中就还有一席之地。

    “使君何出此言?东都朕必要收回,使君若非唐臣,那就兵戎相见吧。“李晔懒得再废话了,转身就走。

    洛阳城跟长安差不多高,当年挡住了李罕之、李存孝,大半年前,沙陀骑兵声势震天,一样折戟在坚城之下。

    这么一座坚城是个人都会心存侥幸。

    李晔也没指望一场废话,就能霸气侧漏,名臣名将来投,从古至今,所有的考量都是基于利益基础。

    朱温势大,唐廷势弱。

    张全义就算心里有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