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 战争机器的开动

    第三百九十二章 战争机器的开动 (第2/3页)

其抽调精锐士卒,向蓟州方向进发!

    而吏部那边,则负责下发各式各样的任命以及人事调动,就这样,各式各样的命令,如同雪花一般,经由内阁这个大明的中枢部门,下发给了六部,而六部那边,则一件一件开始落实。

    大明这台庞大的战争机器,也由此开始逐渐运转起来!

    渐渐地,夜已经很深了,在将手头上的事务处理大半后,严嵩和严世蕃这才先后乘坐轿子,返回了严府。

    只见严世蕃掀开轿帘,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在白天的时候,内阁处理相应事务的过程中,严世蕃便十分敏锐地察觉到,今天的父亲十分反常,就连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也得亲力亲为,生怕出现任何纰漏。

    不仅如此,严嵩的情绪也不太对劲,脸上满是惆怅的神情,并且还时不时发呆。

    待轿子停稳,只见严世蕃抢先一步下了轿子,来到严嵩的轿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严嵩。

    “父亲,您慢点儿!”

    严嵩闻言,只是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之色,在严世蕃的搀扶下,勉强从轿子里下来。

    “父亲,时候不早了,孩儿扶您到房间去,您待会儿就直接休息吧!”

    严世蕃将严嵩脸上的疲惫之色尽收眼底,旋即关切道。

    严嵩听闻此话,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痛苦的表情,沉声道。

    “不做好万全的准备,我睡不着啊!”

    “严世蕃,你知道吗,只要我一闭上眼睛,曾经庚戌之变的那一幕幕景象,就都在我的脑子里不断闪回!”

    严世蕃在听完严嵩的这番话后,也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心里十分清楚,当年庚戌之变有一大半的责任,都在自己的父亲身上。

    一是向皇帝大力举荐大将军仇鸾,最终导致明军不敢出战,放任俺答汗饱掠八日而去,二是将罪责都推到了丁汝夔(kui)的身上,导致其冤死。

    良久,只见严世蕃回过神来,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旋即出言安慰道。

    “父亲,孩儿知道您心存愧疚,但是,现如今,在陛下的励精图治下,我大明的国力已经开始逐渐恢复!”

    “陛下对于庚戌之变,也一直耿耿于怀,并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

    “父亲,请恕孩儿直言,您只有先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够有机会看到那一天。”

    “等着吧,陛下会带领我们,将我大明失去的东西,一样一样夺回来!”

    严世蕃在说到这里的时候,紧握拳头,眼中满是坚定之色。

    经由严世蕃的这一番安慰后,严嵩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神采。

    “嗯,你说的没错,扶我回去吧!”

    “是,父亲!”

    ……

    蓟州,总督府。

    此刻,蓟辽总督杨选的脸色颇为难看,正在议事大厅内不停地踱步。

    就在不久前,杨选接到来自前方斥候的最新情报,说是发现了敌军的主力部队,保守估计,至少有五万人左右!

    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杨选没有丝毫耽搁,连忙派遣下属,去请杨博到总督府来,共同商议接下来的应对之策。

    正当杨选愣神之际,只听大厅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侍卫进入房间,恭敬禀报道。

    “总督大人,尚书大人已经到了!”

    杨选闻言,回过神来,旋即吩咐道。

    “嗯,让他赶紧进来!”

    “是,总督大人!”

    侍卫在应声后,便径直离开了房间,片刻后,只见杨博迈着沉稳的步伐,进入了大厅。

    一进入大厅,杨博便敏锐地感知到了杨选脸上的忧愁,不由得询问道。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听闻此话,杨选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旋即指了指一旁的座位,开口道。

    “还是先坐下再说吧!”

    杨博也不疑有他,旋即在座位上坐下。

    待杨博坐上座位后,杨选才紧接着叹了一口气,语气中满是忧虑。

    “看来事情与我先前预料的差不多,这里是先前派出去的斥候,探听到的消息!”

    杨选说完,顺手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将其递交到杨博的手中。

    杨博将纸张接过,待他看见上面书写的内容后,不由得大惊失色。

    “什么,发现了敌军主力,至少有五万人!”

    杨选闻言,略微颔首,将目光从杨博的身上收回,旋即继续道。

    “看来先前的猜测都成为了现实,这支三千人的骑兵队伍,就是鞑靼那边抛出来的诱饵,用以试探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