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线在燃烧

    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线在燃烧 (第2/3页)

以往,着实上了好几个档次。

    此刻,唐顺之正忙着替海瑞整理那些,已经处理完毕的弹劾奏疏。

    看着眼前这些堆积如山的弹劾奏疏,唐顺之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他而言,眼前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唐顺之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居然还能够重新回朝任职!

    嘉靖十八年,唐顺之因为忧虑朝政,在与廷官罗洪先,翰林编修赵时春一同,为嘉靖上了一道《东宫朝贺疏》后,便惨遭削籍,自那以后,唐顺之便下定决心离开官场,潜心读书。

    而不久前,唐顺之不仅重新得到了朝廷的征召,而且还被指名道姓地分配到了,督察院新任左副都御使海瑞的手下任职。

    唐顺之在来到京城后,理所当然地得知了皇帝的巨大改变,皇帝不仅变得勤于政事,也时常出席内阁会议以及朝议。

    更为重要的是,一直以来,困扰大明的财政亏空,以及南倭北鞑问题,也尽数得到了解决!

    眼下,盘踞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寇已经被尽数剿灭,而就在不久前,在与鞑靼骑兵的交战中,明军大胜,甚至还活捉了鞑靼大汗!

    可以说眼下,大明的国力,正在嘉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陛下能够重拾初心,真乃我大明之幸啊!”

    就在这时,海瑞的声音将唐顺之重新拉回到现实:“真是怪哉!”

    唐顺之见状,旋即上前,看向那封被海瑞放至一旁的弹劾奏疏,出言询问道:“大人,这封弹劾奏疏有什么问题吗?”

    海瑞闻言,微不可查地摇了摇头,旋即出言解释道:“不,这封弹劾奏疏倒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其中涉及到了一名封疆大吏!”

    海瑞的话音落下,唐顺之的视线旋即落到了,那封还未完全合上的弹劾奏疏的上面。

    由于距离太远,唐顺之也只能看个大概,他隐约从那封弹劾奏疏上面,看见了江西巡抚曹顺和的字样。

    “也罢,这应该只是巧合而已!”

    海瑞摇了摇头,旋即开始继续处理弹劾奏疏。

    但当海瑞翻开下一本的弹劾奏疏时,才猛地发现,这一封弹劾奏疏所涉及到的人,仍然是江西巡抚曹顺和。

    紧接着,海瑞对此仍不死心,一连翻看了好几本弹劾奏疏后,才发现,眼前这些弹劾奏疏,居然弹劾的都是同一个人,那便是江西巡抚曹顺和!

    海瑞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不对劲,按理来说,曹顺和身为一省之巡抚,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同时也是深受皇帝信赖的人!

    而眼下,督察院内,却突然冒出来了这么多的弹劾奏疏,海瑞心中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件事情一定不简单。

    随后,只见海瑞从中抽出一本弹劾奏疏,递交到唐顺之的手中,出言吩咐道。

    “你马上把这件事情告诉赵大人,另外把这封弹劾奏疏也一并带上!”

    唐顺之闻言,神色郑重地从海瑞的手中,将弹劾奏疏接过,沉声道。

    “是,大人!”

    ……

    房间内,赵贞吉在将日常的公务处理完毕后,便百无聊赖地拿起闲置在一旁的报纸。

    近些日子,在京城内掀起了一股看报的热潮,上至王侯勋贵,下至贩夫走卒,都对朝廷所发行的报纸,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

    对于报纸上的内容,赵贞吉早已烂熟于心,早先,他在购买完报纸后,便迫不及待地将报纸上的内容,从头到尾都仔细浏览了一遍。

    由于看得次数太多,赵贞吉已经达到了一种能够将报纸上的内容,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的地步。

    “唉,也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能够发行新一期的报纸!”

    “听那些人说,负责发行报纸的是一个新成立不久的,名叫新闻署的衙门。”

    “这个衙门好像是由吕芳来亲自负责的,其麾下负责撰写文章的那些人,都是从翰林学士中精选挑选出来的。”

    “要不改天找他们问问,新一期的报纸什么时候才能够出来?”

    赵贞吉如此想着,脸上浮现出些许的期许之色,旋即将手中的报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