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十成胜算!

    第六百三十章 十成胜算! (第2/3页)

  胡宗宪在说到这里的时候,停顿了片刻,又紧跟着补充道。

    “最重要的是,那些土司还拥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对我大明,也时常是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以往的时候,朝廷根本就腾不出手来处理那群土司,因为当初朝廷不仅国库空虚,而且还有强敌窥伺!”

    “而眼下,国库充裕,倭寇也被剿灭,就连前来进犯我大明的鞑靼,也被杀得大败而归,朝廷没了后顾之忧,自然便能够集中精力,腾出手来对付这群土司了!”

    众人在听完胡宗宪的这一番解释后,也是深感信服。

    随后,一旁的马宁远在思衬许久后,站了出来,向胡宗宪询问道。

    “老师,为何朝廷会将如此重任,交由湖广巡抚冯岳,按理来说,冯岳是文官,像行军打仗这种事不是应该由……”

    胡宗宪闻言,瞥了马宁远一眼,旋即面向众人,出言解释道。

    “冯岳此人虽是文官,但其在行军打仗方面,颇有章法,他曾经亲自带兵镇压了播州宣慰使杨烈,以及贵州宣慰使安万铨因为争夺水烟、天旺地区,而发生的战争!”

    “更何况,冯岳身为湖广巡抚,长期总督湖广川贵的军务,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西南一地的那些土司了!”

    “陛下果真是独具慧眼,朝中没有人比冯岳更适合统帅这支大军!”

    胡宗宪如此感慨着,旋即将目光收回,顺势端起一旁的茶杯,轻啜一口。

    戚继光在听完胡宗宪的这番解释后,旋即问出了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

    “总督大人,依您看,此番朝廷出兵播州,有几成的胜算?”

    戚继光的话音刚落,胡宗宪想都没想,便抛出了问题的答案。

    “十成!”

    “什么,十成!”

    胡宗宪给出的这个答案,明显出乎了戚继光的预料,因为在这之前他所预估的胜率,大概在六至七成左右。

    毕竟,播州一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由于靠近水路,时常有货物经过播州,因此当地十分富裕,而播州杨氏,又在当地经营了几百年的时间,其势力可谓是根深蒂固。

    在戚继光看来,杨烈完全可以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再怎么说,朝廷大军所能够携带的辎重粮草,总归是有限度的,而杨烈则背靠整个播州,其麾下的苗兵,随时都能够获得补给。

    就这样打持久战,等到朝廷大军辎重耗尽,届时自然便会退兵。

    胡宗宪似乎是看出了戚继光心中所想,在脑海中组织好语言后,旋即笑着询问道。

    “戚继光,你是不是在想,杨烈完全可以采取避而不战的策略?”

    眼见自己的心思被胡宗宪一语道破,只见戚继光将头低下,恭敬道。

    “是的,总督大人,下官就是这样想的!”

    胡宗宪见此情形,将目光从戚继光的身上收回,转而解释道。

    “不,不会有这个可能,一旦杨烈选择了避而不战的策略,那么他很快便会被来自内部的压力所压垮!”

    “别忘了,朝廷给他安上的罪名是什么?”

    戚继光听闻胡宗宪此话,瞳孔骤然收缩,脸上顿时浮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缓缓道。

    “是……是蓄意谋反!”

    “对,没错,是蓄意谋反!戚继光,你可知道大明律对于谋反一罪,是如何处置的?”

    胡宗宪将戚继光脸上的表情尽收眼底,点了点头,如此询问道。

    胡宗宪的话音刚落,戚继光的脑海中便不自觉地浮现出大明律的条款。

    “凡谋反及大逆,但共谋者,不分首从,皆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叔伯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以上,不论笃疾、废疾,皆斩!”

    随后,只见戚继光回过神来,脸上满是激动之色,旋即沉声道。

    “总督大人,下官明白您的意思了,您的意思是,只要杨烈选择避而不战,那些担心受到牵连的人,便会想方设法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心,其内部很快便会分崩离析!”

    “而一旦杨烈承受不住压力,选择出兵迎战,杨烈麾下的那些苗兵,无论是在战斗意志、武器装备还是战斗技巧方面,都跟朝廷的大军,有着极其悬殊的差距!”

    “朝廷的大军,牢牢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双方一旦开战,那些苗兵很快便会被击溃,而一旦苗兵被击溃,那么杨烈的末日,也就临近了!”

    坐于主位的胡宗宪在听完戚继光的这一番分析后,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他看来,以戚继光的表现,已经完全担当得起帅才这两个字了!

    “待本官日后去往京城任职,出任阁老以后,一定要向陛下大力举荐此人!”

    随后,胡宗宪眼见话题越扯越远,在轻咳两声后,面向众人,沉声道。

    “咳咳,本官现在为你们宣读朝廷的讨贼檄文!”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

    “播州杨氏,尊任残贼、信用奸佞、诛戮忠正、剥削百姓、增重赋敛、以至百姓号泣市道,死者则露尸不掩,生者则奔亡流散……”

    待讨贼檄文的最后一个字落下,胡宗宪这才松了一口气,旋即,只见其唤来胥吏,将讨贼檄文带了下去。

    在这之后,只见胡宗宪将目光从在场的诸多官员身上一一扫过,缓缓道。

    “好了,本官已经将讨贼檄文宣读完毕,要是没什么事的话,大家就散了吧!”

    “是,总督大人!”

    房间内的诸多官员见此情形,纷纷从座椅上起身,向胡宗宪恭敬行礼道。

    正当众人陆续离去之际,胡宗宪仿佛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只见其出言叫住郑泌昌,转而询问道。

    “对了,目前桑苗的长势如何?”

    郑泌昌闻言,猛地顿住脚步,旋即转过身来,恭敬禀报道。

    “总督大人,目前桑苗的长势十分喜人,甚至有些地方的桑苗,已经成熟!”

    “据下官估算,浙江当地的桑苗,最迟在八月中旬的时候,应该就会全部成熟!”

    胡宗宪在从郑泌昌口中,得知这个消息以后,脸上浮现出怅然若失的神色。

    随后,只见其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呢喃自语道。

    “八月中旬啊,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

    郑泌昌听闻胡宗宪此话,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毕竟按照现有的情况,再过一个月,胡宗宪就会去往京城任职,到时候,来浙江接替胡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