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三十六)

    第三十七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三十六) (第2/3页)

心了。

    罢了罢了,以后种什么,怎么种多听听年轻人的,亲家大侄子说的对,他们的观念落伍咯。

    搞定老爷子后,八位老太太再出江湖。

    其实沙地刨花生费不了多少力气,只要抓紧花生藤的根部用力一扯。

    99%以上的花生都能被带出沙土来。

    深埋在沙土底下的花生,是村里没有种花生人家的小朋友们的福利。

    连藤带扯,轻轻抖落沙土,再整齐的码放着。

    尤爷爷蹬着三轮车(尤语新买的),一趟趟往家里运。

    请人帮工需要管饭,尤语负责进城割肉买菜,尤奶奶负责做饭。

    不值班的小家伙们都被尤语借调了,请他们帮忙摘花生。

    算双倍加班费!

    比起在家被家里人呼来喝去干这活儿,拿了加班费摘花生,他们干得劲劲儿的。

    用老人的话来说,就是家懒外勤!

    众人连续两天干到晚上八点多,才在第二天晚上把花生摘完。

    喜笑颜开,又在家门口把钱挣到了,雇佣双方都很满意。

    套种在花生地里的樱桃萝卜种子早就熟了,连着花生顺带就给拔了出来。

    萝卜种子的处理方式和油菜籽雷同,只需要晒干菜籽荚,再揉搓出来即可。

    从种子的外观来看,不比老杨家买的差。

    挑选出72斤来,够种24亩地了!

    番茄已经到了丰产期,每天能摘几百斤,姜文美乐滋滋。

    湿花生她们宾馆用来煮盐水花生,比市场价贵个两毛钱一斤也不是啥大事。

    让老爷子高兴了,她还能再摘多几斤八九成熟的番茄。

    继油菜籽卖出后,尤爷爷又得了一笔上千块的固定收入。

    收获的喜悦还没延长到第二天中午,气温突然飙升到37度。

    才吃过晚饭不久,就有大片乌云阴沉沉地笼罩着天空,像一口巨大的黑锅压得大地透不过气来。

    “打开电视,看看天气预报!”难得的,平时凭经验望天的老爷子,心急火燎的催促孙女开电视。

    尤语拧着眉头翻了翻回忆,还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