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零八)

    第一百零九章 校花的袖珍妹妹(一百零八) (第3/3页)

嘉州宾馆和峨山大酒楼等五家公司拖到了今天(周二)还没有付款,我已经催了他们财务三次了。”

    “你再打一次电话,同时发一封邮件,通知他们中午十二点前没有付款,今天开始断货!”

    尤语毫不意外,甲方拿捏的乙方的不外乎就是拖款、压价这些手段了。

    她倒也不惧,有采销合同在手,大不了打官司。

    不是她吹,她家的沙瓤番茄还真是供不应求。

    打了一圈电话,把今天开始,有可能多出的量通知了一遍其他采购商。

    果然,家家都想要。

    中午十二点,除了嘉州宾馆在最后一分钟前付了款,其他四家无动于衷。

    尤语马上把这四家当天的供应量分拨了出去,还联系了成都某律师事务所,做了催款打官司的准备。

    周结的好处显示出来了,哪怕是两家加在一起,沙瓤番茄的单品采购金额也才五十来万。

    及时止损!

    以后,这四家再找来,就没有周结这个便利咯。

    现采现结吧您!

    说啥不卖?

    小钱钱又有什么罪过?送到面前,还不值得你给个好脸!

    被停了供应的峨山大酒店,餐厅负责人先不乐意了:“你有本事压人家的货款,也要有本事搞来一样的好货啊?”

    为了找到老尤家沙瓤番茄的替代品,这几家酒店的采购总监都跑烂了几双鞋。

    花市、离川省很近的滇省,都去过。

    再远,运输不便和采购成本也不知道要增加几成,老板还能同意?

    拖款风波让未雨绸缪的尤总经理,和公司员工开了一次大会。

    会议主题是,讨论在电商渠道上卖番茄的可行性。

    培训主管丁禾最先发言:

    “我们的沙瓤番茄皮薄,八到九成熟以上,口感和味道才是最佳的,但是这个熟度,在路上磕磕碰碰到了消费者手里,还能吃么?”

    “我们以前卖给批发商的番茄,都是在七成熟的时候摘的!在路上捂几天就熟透了。”尤大有家里每年都种番茄,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