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尝尝天家的血是什么滋味

    第八十四章尝尝天家的血是什么滋味 (第2/3页)

等到朝臣散尽之后,

    朱明极为亲近的拍了拍骆粥的肩膀道,言语间也带着轻快舒缓,毕竟没了燃眉之急。

    “为陛下办事,何来辛劳之说?”

    骆粥躬身回道。

    “朕这般也是没法子的事,毕竟这银子来得不容易……”

    “说来好笑,前些日子朕亲自募银也是闹出了不少笑话,那帮臣子不愿意掏银子也就罢了,朕那些长辈也是抠搜得紧……”

    “算起来,八千两银子还不够他平日包下几艘花船的开销……”

    朱明摇了摇头道。

    “陛下,您心中有怨气?”

    骆粥见状出声问道。

    也想掂量一下那硕亲王在他心中的分量。

    “怨气?”

    “哪里又没有怨气?”

    “讲到底朝廷出银子养着他们,偶尔青黄不接的时候,朕还得从内库里掏银子补贴,可他们这般作为,如何能够让朕心里畅快?”

    “可没法子……”

    “虽有怨气却也恨不起来。”

    朱明起身话锋一转道:“朕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

    骆粥愣了愣可还是耐心听着。

    “朕年幼之时,除了爱卿你伴读在身边外,便没有什么玩伴了,便是那些叔伯也是淡薄得很,一则是平日都在封地见得太少,另外一则便是,都不看好朕能坐上那个位置……”

    “可唯有朕那二伯,一直赖在上京城,时常入宫,朕也见过不少面,那时候朕在宫里的日子不好过,也只有他那荤腥不忌的性子才有胆子帮朕在父皇面前说上两句好话……”

    朱明追忆道,虽然已经是许多年前的往事,可也不难听出其中的亲近之意。

    “朕也不是瞎子聋子,也知道他在城中干过不少偏门的生意,可于国朝影响不大,索性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

    “原来如此……”

    骆粥闻声默默地点了点头。

    心中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两人相谈许久,

    骆粥出宫之时天色已晚。

    ……

    寅时,

    骆府,

    “把今日京畿之地的粮价拿与本官。”

    骆粥刚刚回府还没来得及吃饭,便差人寻来了百晓生,后者也是从袖中拿出几张统计粮价的纸。

    “青齐谷斗至十七文,斗米至五十七文……短短三日之间,粮价竟是上涨七成有余?”

    骆粥看完纸张心猛然沉下许多。

    “城中油价上涨九成?”

    “蔬菜瓜果上涨七成?”

    “羊肉,豚肉……肉价直接翻倍?”

    当骆粥看完这几页纸张之时,

    心已经沉入谷底。

    “回禀骆大人,这还是在城中粮铺没有断粮,还在断断续续供应的情况下,恐怕在等一两日粮价会直接翻倍,白菜也能卖出肉价。”

    “等到城中彻底断粮之时,只怕是抬高十倍也是有可能的……”

    百晓生回禀道。

    “啧啧……”

    骆粥闻声也是暗自咂舌,脑子里鬼使神差的回想起上辈子那三年的光景。

    “涉事之人的名单收集齐了没?”

    骆粥继续问道,

    “回禀大人,已经收集齐了,除了那硕亲王之外,参与这件事的拢共有五十几位有品级的官员,其中户部两人,上京府衙里也有数人,余下大多数官员都是在京畿之地各处的衙门口里为官。”

    百晓生继续道:“现在就要收网吗?”

    “且在等等吧。”

    “依我大离律法,战时哄抬粮价,他们那些涉事官员已经足够掉十次脑袋了……”

    “可想要砍掉那颗亲王的脑袋还差些火候……”

    骆粥回想起朱明的话压抑住了内心即刻提刀杀人的冲动道:“既然要死,也得让他们死得整整齐齐,不得漏掉一人。”

    ……

    七日之后,

    骆粥依旧是起了个大早,近来都没有在府中吃早食,而是趁着上朝的空挡,在坊间亲自查探着,顺带寻一个店解决吃食。

    “今日就在这吃吧。”

    骆粥望着不远处的包子铺停下了脚步,如果自己没有记错的话,七日之前粮价上涨的时候,这家店依旧是生意极好,还有几个小厮帮忙打下手,可见其味道。

    如今确是门可罗雀,原本摆着几大抽屉的包子的店面,如今也仅仅只是蒸上了几笼,帮忙的小厮也不见了踪影。

    “这位大人,您吃些什么?”

    隔着老远,那小店呢掌柜便殷勤的迎了上来,往日店铺之中都是升斗小民,哪里有这般大人物来过,虽说认不出这身蟒袍,可也晓得这人非富即贵。

    也不知从哪儿寻来了一条崭新的白布使劲擦着桌子,一边卖力的擦着一边满脸堆笑的问道。

    “两笼鲜肉小包,两碗豆浆。”

    骆粥出声道替身旁的百晓生也点了一份。

    “得嘞!”

    后者闻声屁颠屁颠的准备包子去了。

    “大人,您吃好喝好,”

    掌柜的亲自端着托盘放下吃食道。

    “不错。”

    骆粥掀开上边的白布一阵香气猛然袭来,水气散尽后,十二道褶子的小笼包堆在青绿色的竹笼中模样甚是喜人。

    看样子掌柜的近来也是费了一番功夫,连带着吃食也精致许多,奈何生意依旧不景气,店中也只有自己这一桌人。

    “大人赏伱的。”

    百晓生见状随手从袖中掏出一粒二两的碎银子丢了过去。

    “小的,谢过大人!”

    那掌柜的接过银子后,喜笑颜开,也不管还有没人有来,径直走到店门口挂上了一个今日不营业的牌子。

    市井间的小人物也有自己谋生之道,眼下既然贵人来此,自然不会让人打扰到了贵人的清净。

    “直贼娘的,”

    挂好牌子后,

    掌柜的便拿出一个板凳在门口美滋滋的坐了下来,拿出算盘轻点着这几天的进账,算着算着脸色又垮了下来,这年头生意不好做啊。

    活了这么多年,道理自己也是省得的,北伐失利,城中粮价起伏也是意料之中,可不知为何涨得如此之快,短短十来日的功夫就已经翻了好几倍。

    “他奶奶的,还让不让人活了。”

    那掌柜一想到这轻啐一声,继续打起算盘,若是粮价在不降下来莫说是做生意卖包子,便是自己家吃的米面也买不起了,要不了多久,自己指不定还得出城那些难民抢树根草皮了。

    “城中粮铺都已经关门了吗?”

    骆粥望着店铺对面大门紧闭的一排门店出声问道,饭都吃不饱了,其他营生,自然也是做不下去的,仔细看去便是街上行人也是步履匆匆,面带菜色。

    “回禀大人。”

    “上京城中一百零二十八坊中八百余间粮铺大多都已经关门,官府那边放出的粮食,也是如那四大商帮所说一般,五日之前就已经被他们高价收购一空,仅仅余下十多间背景深厚的粮铺还在卖,可价格……”

    “至于京城之外那些县城早在前日就已经悉数关门,便是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便是那些庄户人家,家中的余粮,到底也是没顶住高价的诱惑,都卖了出去……”

    百晓生欲言又止道。

    “已经到了这般田地?”

    “大人,且在等等。”

    “待会就有人把今日的粮价报上来。”

    “嗯。”

    骆粥咬下一口满是汁水的包子也是觉得没滋没味,索性静静地等了起来。

    “大人,您请过目。”

    不多时,

    便有两人将今日的粮价送了上来。

    “青齐谷斗至六十二文,斗米至二百一十六文……拢共十日便涨了七倍有余……”

    “呵……”

    “到底还是小瞧他们了……”

    骆粥深吸了一口气道。

    “下官估摸着,最多也就是今日过后,城中那几家粮铺也要关门了……”

    百晓生也是长叹了一口气道。

    “看样子也不能在拖了……”

    “再拖下去就要饿死人了……”

    “算起来火候也到了……”

    “差人把这份价表送入宫中吧。”

    “动手之前先让陛下有个准备。”

    骆粥就着豆浆几口吞下笼中的包子。

    “本官也吃饱了,”

    “也是时候杀人了……”

    ……

    “陛下,”

    “这是骆大人递上来的折子,说是情况紧急,老奴便自作主张,送了进来……”

    曹正淳望着还在用早膳的朱明躬身道。

    “嗯,朕先看看吧。”

    朱明闻声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道,可刚刚看了一眼,整个人便彻底呆滞住,便是眼前琳琅满目的无比精致的早点也没了味道。

    “这……”

    “这上边说言都属实?”

    朱明把手中的价表递到了曹正淳手中,

    满言呆滞的问道。

    “回禀陛下,据老奴所知,应当是做不得假的。”

    “那为何朕从未听闻?”

    朱明闻声也没了吃饭的心思,虽然不通此道,可也晓得粮价上涨到这个地步,意味着什么,

    “这般明目张胆的哄抬粮价,短短十来日,便到了这般地步,期间竟是没有一人,上奏于朕?”

    “难道就没人去查吗?”

    朱明猛然将桌子掀翻厉声质问道。

    “陛下,非是没人,而是不敢……”

    曹正淳见状慌忙跪倒在地道。

    “荒唐,荒唐!”

    “京畿之地天下脚下有何不敢?”

    “此事究竟是何人所为?”

    “他锦衣卫都能知道,莫非你东厂的番子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朱明目光如炬的盯着曹正淳道。

    “回禀,陛下,老奴不敢说……”

    曹正淳咬牙道。

    “混账奴才!”

    “朕命你说!”

    朱明气极道:“此事不论是何人所为,朕都要砍下他的脑袋!”

    “陛下……”

    “此事幕后之人乃是硕亲王。”

    曹正淳见状没了法子,目光中闪过几丝挣扎的神色这才开口道。

    “……”

    朱明闻声胸口起伏不止。

    “噼里啪啦……”

    “这个为老不尊的混账东西!”

    曹正淳话音落下后,

    头颅死死的埋在地上。

    只听得一阵噼里啪啦的脆响,

    和朱明气急败坏的咒骂之声,

    “呼……”

    “你可有证据?”

    不知发泄了多久,

    朱明冷静了下来望着曹正淳道。

    “老奴不曾,也不敢收集证据……”

    “呼……”

    “如此也罢,”

    “你即刻差人去他府上知会他一声。”

    朱明冷声道。

    “老奴领命……”

    “记住了,要快,务必赶在早朝之前!”

    朱明冷静下来,也回想起了几日之前骆粥问自己的那一番话,心里哪里还不明白,他早就盯上了这人,可没办法,自己亲口说的话,让他出狱之后,对于那些不利于国朝之人,让他用自己的法子自行处置,断然不可能朝令夕改。

    “另外,还有一点!”

    “多派一些番子去,”

    “将他家中所有银子全部交还回去。”

    “府中一两银子都不要留下。”

    朱明再度出声道。

    “但愿吧,”

    “朕不想杀你,你且识趣一些……”

    ……

    “陛下,已经安排好了……”

    不多时,

    曹正淳回到了朱明身旁禀报道。

    “嗯。”

    “走吧,你且随朕上朝去吧,朕还得早些过去想想如何收拾这个烂摊子。”

    朱明起身道。

    “陛下,老奴还有一事。”

    曹正淳一边说一边从怀中掏出了几张地契递了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