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理红妆贴花黄,无碍征战疆场

    第十六章 理红妆贴花黄,无碍征战疆场 (第2/3页)

下好了,让父亲震怒,惹火上身,唉…若是早些让我教导你,定是棍棒交加,看你还敢不敢轻佻?”

    这…

    关麟顿时就深深的体会到,所谓的“长姐如母”,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当姐姐的和当娘的都一个样,训起人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

    “咳咳…”

    关麟咳嗽一声,他看到了快步跑来的关索,就想溜了…他怕耳朵生出茧子。

    “站住…”

    哪曾想,关银屏直接伸手拦住了关麟。

    “姐?又怎么了?”关麟揉了揉耳朵,做好了再一次耳朵被“摧残”的准备。

    哪曾想,这次关银屏没有唠叨,也没有责骂,而是从包裹中取出一物,递给了关麟。

    这是…

    隔着布,关麟摸了摸…

    硬邦邦的!

    可随着将整个轮廓的摸罢,关麟一惊,急呼道:“这是诸葛连弩?”

    “你认得诸葛连弩?”关银屏惊问道,眼睛里闪过几许疑窦。

    这的确是连弩,是诸葛亮与黄月英正在研制的“机括”类弩机,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极强。

    要知道,关银屏是黄月英的关门弟子。

    而作为弟子,她总是能够提前使用师傅的发明。

    当然,如今她手中的这枚连弩并不是最终版,单单重量上就有缺陷,就连射击也只能一次性发射三支箭,射程仅有二十步,但依旧算是“弩”兵器中的重大突破。

    完整版的话,至少还得等几年!

    至于关银屏的疑问。

    这诸葛连弩,关麟当然认得,不光认得,前世他还极有兴趣的尝试着做出来过。

    用这玩意代替“鸟枪”在野外打兔子、打山鸡是一把好手。

    不夸张的说,与关麟做出的那一版比,关银屏手中的这一版简直有些简陋。

    “这弩好啊,一次能射出数支箭,关键是简单容易操作…”关麟一边细致的观察,一边感慨道:“看这弩弓、箭匣、输入杆、机架、弩弦…做工还不错,勉强能用!”

    勉强!能用!

    听到这四个字,关银屏脸色骤变,这是师傅黄月英临去巴蜀前,特地赠予她防身的,是极其珍贵的“诸葛连弩”,可到关麟口中只是“勉强能用”…

    无疑,这对她,对她师傅都是奇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