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雪耳

    第三十三章:雪耳 (第3/3页)

死后,他名下的口分田必须归还朝廷,待以后再分给其他刚成丁男子。

    所以这片地的主人,要么死了,要么全家逃田,也就是逃荒去了。

    姜大郎一听就乐了,立马吩咐俩儿子:“赶紧再去周围找找,还有没有这啥雪耳了。”

    他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听小侄女与三弟说叫雪耳,也很值钱,李郎中家药铺就有的卖,便忙不迭让两儿子赶紧找找。

    姜成姜泉答应一声,分头去找。

    还别说,真就在附近找到一棵长了雪耳的桑树。

    只不过这棵树上的雪耳很小,就比指甲盖大些,但胜在数量多啊,足长了好几簇呢。

    所以樱宝让老爹他们将整棵树砍下来带走。

    傍晚时分,姜家几人抬着两段枯树回到村子。

    遇到的村民虽好奇他们抬整棵枯树回来,却也没问。

    毕竟谁家都缺过烧柴,从北山砍柴回来是常事。

    两棵枯树被送至姜三郎家院子,兄弟三个将树掐头去尾,只留下中段,斜靠在竹棚里头。

    晚上,樱宝偷偷给这两棵枯树上的雪耳洒一遍洞府池水,又给金耳也洒一遍,这才回屋歇着。

    第二天再看,雪耳不仅没死,竟还长大一圈。

    樱宝很高兴。

    眼看就有雪耳种菌啦,之后她要弄点进洞府养着。

    一晃二十多天过去。

    姜三郎家竹棚里的金耳终于可以采收。

    那两棵桑树段上的雪耳也长成,晶莹一片,比金耳还漂亮,不过雪耳有些松松散散,不大成型,没有金耳齐整。

    他与春娘洗净手,用新买回来的小薄刀小心收割。

    再将金耳的根蒂全部剜去,小心放在镂空竹屉上,一部分搁在日头下暴晒,另一部分用窑炉烘烤。

    银耳也被割下,零零散散放在竹屉上,跟一部分金耳一起推进烘干炉。

    这几日的天气格外晴朗,只五天时间,百十朵金耳就已经晒的很干。

    姜三郎拿起一朵看了看,又与自己烘的比了比,说:“还是炉子烘的金耳更干,但颜色没有日头晒的好。”

    春娘觉得烘干的品相更好,就是太费事,也很累人。

    因为一整晚都得有人守着窑炉,随时添柴撤火,保持炉子温度不高不低。这几天,丈夫都熬瘦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