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上官亮

    第71章上官亮 (第3/3页)

家里的长子,长子为父,照顾弟弟,妹妹是责任;可也不要太为难自己,不需要有压力,妈妈挣的钱够我们花的,以后咱就不打工了。”

    儿子有些小感动,眼里含着泪花,但是没有流出来,说道:“是,妈妈辛苦了。我们还是想干,在姑姑那里弹琴又不累还能有钱挣。我和妹妹过得很充实。”

    儿子的声音很有磁性也很好听,像个成年人了。他的气势和口气就是一个当家人,成熟而老练。

    “姑姑,对你们好吗?”

    雨露抢答道:“姑姑,姑父和姐姐都对我们很好。姑姑给你们请的钢琴老师非常棒,他说我们俩都很有音乐天赋。这次考试,我哥考的第一名。我考了第三名。”

    “好,明年妈妈会很忙,我在你们二舅那里,搞蔬菜大棚与养殖,还有楼盘要盖。你二舅那边经济很落后,所以妈妈在帮他。在国内升官是靠政绩的,这也是得到别人的尊重的基础。我这次回来,会去一些地方,考察一下这里的农业机械。可能也不能总在家里陪你们,不会怪我吧?”

    “不会,我们都长大了,有外公外婆还有奶奶在,我们不孤单。”雨晨说。

    一周后,张婉茹租了一辆中型厢式货车,开到郊外,把自己空间里带来的五百斤家乡的小米,豇豆,红小豆,花生米等杂粮,已经还有六十多箱新鲜蔬菜,二十箱国内最名贵的酒水;花椒,五香粉,还有三千多套家纺。运到了吕明华的酒店。

    吕明华看到这么多物品,奇怪地问:“婉茹,你说捎带过的物资,原来是这么多。怎么还有蔬菜?”

    张婉茹急忙解释说:“这些杂粮是我老家那片山地里收获的,蔬菜市是我今年开发了蔬菜大棚种的。这里的蔬菜实在是很贵。还有这些家纺,也是我买布匹找人加工的。比你们这里便宜一多半。”

    张婉茹只留下了五箱酒和蔬菜,还有茶叶,一百斤小米与杂粮送回家。

    接下来的日子,张婉茹陪着孩子和老人生活的非常愉快。

    半个月后。张婉茹把车里放上了一些酒水和茶叶,开车离开市区,沿着道路来到这里的乡下。这里因为气候与国内差不多,农田里种着大片大片的小麦。

    这里的麦子再有二十天就可以收割了。她想过了,就在麦收时节,过来看他们收割与耕种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选出自己需要购买的机械。

    她开车来绕着一个个农场外面的道路,缓慢地行驶着,观察着。

    吕明华大姐说过,这里有些农场主也有一些同胞。以前来这里时都是为了逃避战争,来到这里,有的继续开办工厂,有的买农场。曾经在华人的协会的带领下,为支援国内捐钱捐物。可是这几十年,有些企业没跟上科技的发展逐渐衰败。

    当她看到一个最大的农场,在田里的人就是自己的同胞。她把车停在农场大门外,走进了敞开的院落。

    看到一位花白头发老人,正在一棵树下的一张躺椅上打盹。

    听到狗叫声立马惊醒。睁开蒙眬的眼睛,打量着这个不速之客,当他看清是祖国同胞时,缓缓地站了起来,问道“你是华夏人吗?来这里有何贵干?”

    张婉茹不想亮明自己的身份,飞快地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笑着说道:“我是过来探亲的。听说这附近,有好几个农场主人是华夏同胞,所以就过来瞧瞧。您老这个农场很大呀。”

    老人微微皱眉,说道:“这个农场只有五百亩是我的,其余的八百亩的主人,住在那座别墅里面。他去参军时拜托我们种植。”

    老人看到张婉茹朝别墅望去,见到从祖国来的人,心就感到很亲切,笑着问:“你要不要进屋喝杯茶?我们在这里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个亲人。”

    “好的。我正好口渴了。”

    老人朝着房间走去,张婉茹跟在他的身后,打量着破旧的二层楼房,看向去最少也得有几十年了。几处的墙皮已经脱落。

    走进房间,就看到里面收拾得非常干净。笑着问:“大伯,家里就你一个人吗?贵姓呀?”

    老人忙着烧上水,把茶壶洗过后捏了一点茶叶,放进了茶壶里。边回答:“我姓杨。我老伴去世好几年了。有一儿一女,女儿在城里上班,我和儿子儿媳管理农场,农忙时还会雇几个工人。唉!现在经济不争气,去年的粮食还有没卖出去的,现在马上又要收获了。”

    当水烧开后,老人把热水倒进茶壶里,开始讲述他在国内与来到这里的经历。

    张婉茹从他说汉语的口音中,也猜出他是海城地区的人。他们家以前在海城也是数得上大企业,制造纺织设备等机械。为了躲避战争举家迁过来,在这里也利用带过来的制造设备继续办厂。可是,没过几年,这里也不是一方净土了。

    他的爷爷招聘技术工人开始制作农用机械。随着战争的结束,逐渐有了起色。可是在那次金融危机过后,没法维持下去,厂子破产就来到这里买了一个农场。

    张婉茹问:“你们原先的那家制造厂还有吗?”

    “就在城里非常出名,现在正生产农用机械,挖掘机等设备。”

    一壶茶喝完后,张婉茹站起来告辞离开,想着抽时间过看看那个制造厂。

    她走到自己的车旁,想到这些华侨背井离乡也都不容易,打开车门,在车门的遮挡下,从空间里取去两包好茶,还有两瓶茅台。又回到站在门口,目送她的老人身边,笑着说:“大伯,这是我从国内带来的,您老尝尝。”

    老人看到是两瓶茅台酒,激动地说:“这可是家乡最好的酒。孩子,这么贵重的礼物我可受之有愧呀。”

    张婉茹看到老人那激动的目光,心里一阵酸楚,华夏子孙心系国家的领土完整,抵御外辱,捐财捐物节衣缩食,也义无反顾。现如今得到这么点礼物却感动得眼眶湿润。也打定主意,以后每年过来都要带些礼物看望一下。如果能帮到他的,也会尽心尽力的。

    笑着说:“别客气,我们是同胞。”

    正当张婉茹要转身离开时,从那座别墅里,小跑着过来一位黑皮肤的中年。

    他有英语说:“杨先生,我的主人想请这位小姐过去做客。”

    杨老急忙说:“这个老家伙,因为常年留在房间里很孤独,总想找人过去,听他讲过去的经历。孩子,你不想去就算了。”

    张婉茹犹豫了一瞬间,看到黑人那祈求的眼神,还是跟着去了别墅。

    来到二楼,就看到一位坐着轮椅瘦骨嶙峋的老年人,黄白相间寸发,眼窝深陷,蓝眼珠也有些黯淡无光。

    张婉茹礼貌地用英语,向他问了一声好。

    坐在轮椅上的人,却说出一口流利的汉语:“你好,东方美女。别看我这样惨淡衰败,可是我阅历还是有的。你是一个身怀武功之人。从你的眼神与步伐上来看,你还是位高手。也正是我想找的华夏人,不像那个老杨头,虽然有着华夏人的血统,却已经被风浪折断了翅膀。”

    张婉茹抿嘴一笑,向他伸出手,说道:“你好!我叫王静,是来这里探亲的。你说得没错,我会点武功。”

    他也伸出手,无力地轻轻和张婉茹握了握,说道:“我叫史密斯,我的好朋友上官亮总叫我老史。”

    黑人给张婉茹端来了咖啡,而给老史拿来一瓶红酒,斟了半杯就下了楼。

    张婉茹坐在沙发上,看着老史,刚才他说上官亮就引起了兴趣,等待着他接着说下去。

    他用颤巍巍的手拿起酒杯轻抿了一口,嘴角微微上翘,用英语说道:“我在五年前,在一处采玉石的矿里,认识华夏人上官亮和侯海涛。我是雇佣兵就是在那次战斗中负伤,他们两人也是负伤后,和我同时被抓,一起带到了玉石矿去下苦力。”

    张婉茹越听越感震惊,上官亮是不是就是上官明珠的亲弟弟?

    记得出国前,吕明宇好像说过,他岳父唯一的儿子,在五年前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牺牲了。难道其间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