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腾:李斯他这分明是剽窃!

    第一百八十二章 腾:李斯他这分明是剽窃! (第2/3页)

不低,再太孙殿下写信相请的时候就意识到太孙殿下或许要有一番大动作了。

    他固然可以装装样子避之不受,等来个三辞三请以后再隆重回归咸阳,为自己的归来造势。

    但作为一个传统的忠臣,他并不喜欢用这种手段,也并不想去通过这种方式来验证主君的决心。

    他选择了坦诚相待,欣然前往。

    倘若猜想为真,那便用心用命,倘若只是流于表面和形式,大不了重新致仕罢了。

    已经犟了一辈子,没必要妥协……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太孙殿下,居然亲自来迎接他来了。

    甚至于他还没有进入咸阳城的城门!

    官道之上,太孙殿下的车架停在路旁,一个看起来身材高大英武不凡的人正列于首。

    腾自车厢里踏出的时候,看到了那个身影。

    “腾!参见殿下!”

    赵泗脸上带着笑容前来,亲自将腾扶了起来。

    这还是腾和赵泗的第一次见面,尽管一直关注天下局势的腾对赵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

    仅从相貌上来看,赵泗确实卖相很好,可以满足一个君王,一个储君的所有外貌形象。

    “殿下亲赴于此,民惭愧……”腾叹了一口气。

    君主亲自相迎,这种事情其实并不少见,上位者通过折节下交的方式来博得下位者的好感给予对方尊重,让对方收获情绪价值,提升好感度这种手段从来都屡见不鲜。

    但是腾还是愿意吃这一套……

    惠而不费的事情,实际上能够真正去做的又有几个人呢?

    最起码,对方做了……

    “早前孤就听过您的名字,大父可是于我言,您是治国之才!我所做的事情与我而言惠而不费,可我希望您为我所做的事情反而更多,说起来应该是我讨了便宜。”赵泗笑了一下。

    “陛下还记得我?”腾愣了一下眼中带着几分询问。

    “怎么会不记得?您应该听说过我,我是从海外归来,回来的时候比较晚,因此对以前的事情都不怎么了解,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直到后来我在大父的宫室之内看到了《为吏治官及黔首》和《数》以后,惊为天人,向大父询问,这才得知了您的名字啊。”赵泗笑着说道。

    腾闻声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心中流出几分暖意。

    陛下还收藏着我曾经写的书卷……

    “许多年前写的东西,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已经不合时宜了。”腾笑了一下。

    “未曾问,民亦及花甲之年,垂垂老矣,殿下相召,所为何事?”腾开口问道。

    “上车,边走边说。”赵泗笑了一下将腾请上车架。

    “实不相瞒……自看过您所书《为吏治官及黔首》以及《为吏之道》以后,我就常常思索大秦目前的症结所在,思来想去,唯剩一条路可走,不外乎变法也,因此也只能希望您能够来帮助我来实现这样的事情。”赵泗开口说道。

    他向来不擅长语言的艺术,因此选择直来直去开门见山。

    好在,他是上位者,上位者的坦诚,有时候还挺好用的。

    “民已经花甲之年,变法这样的大事,恐怕已经是有心无力了,并不能帮上殿下的忙了啊。”腾摇了摇头。

    这倒不是推诿和自谦,他说的是事实。

    首先,他确实年龄很大了,精力有些跟不上,尤其是他要面对的还是这种变法大事。

    其次,就算他身体好的时候,让他来主持变法,他恐怕也主持不来。

    怎么说呢?能力不在于此。

    让他打仗,让他治政,都行。

    但他并非学问家学术家,变法尤重思想,他自问自己是做不好思想纲领和变法章程的。

    他能作为其中的一环,却不能统领全局。

    之所以成为新吏思想的代表性人物,主要原因是他愿意接受新吏思想,同时在那个时候他在新吏群体之内地位最高,权势最大,新吏群体需要他这个保护伞。

    昔日秦吏的内部斗争,腾之所以落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于治一国而言,他确实不如李斯。

    李斯能够制定给天下人用的律法,他不能,抛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