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年后的大秦!(大结局!)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年后的大秦!(大结局!) (第2/3页)

了。

    是的,这场战争孔雀国很煎熬,大秦的满朝公卿同样也很煎熬。

    如今大秦的军事尽被赵泗掌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相比较于始皇帝赵泗这位太孙殿下已经足够克制,但是远征万里的耗费,尤其是没有实际领土扩张和利益的情况下,谁都不想打。

    也就是大秦家底富裕了,大家卖赵泗这位太孙殿下一个面子罢了。

    当然,在大多数人来看这场战争无非就是意气之争,除了出了一口气以外没有任何收益,但是赵泗却清楚,搞定了孔雀国这个堪比大秦一般庞大的国家以后带来的收益有多大,只不过解释是没必要解释,等到贸易彻底开放,所有人都会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捷报抵达咸阳的第七天,赵泗正式召开大朝会。

    三日之后,始皇帝大祭天地,以表武功。

    同日,秦国使者正式自咸阳出发去往孔雀国。

    而国内,依旧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

    海路遥远,一场胜利带来的成果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够显现出来。

    关于海事,因为利益不显的原因,因此国内的风向依旧在于政治势力的洗牌。

    旧法革新带来的效果依旧在进一步的展现当中。

    旧吏群体的思想转换算不上太顺利,新秦律的实施以及思想的转变让不少旧吏因此而掉队,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像李相拥有这么灵活的政治立场。

    因此曾被压迫的新吏群体近乎接收了旧吏的所有政治遗产。

    始皇帝四十四年末……

    王翦主动致仕,赵泗三次挽留未果,太尉空缺,太孙赵泗督兵事,掌太尉之权,太尉暂时空缺。

    同年,新吏的代表性人物腾被提拔为左丞相,成为李斯之下第一人。

    始皇帝四十五年,学室考核正式面相诸子百家而不以法吏为限制。

    一时之间,诸子百家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同年,箕子朝鲜和卫氏正式决裂并且开战。

    亦是同年,大秦于孔雀国正式签订盟约,开放互贸条例,大秦的商船正式通行于印度洋之内。

    而与此同时,因为海外航道的逐渐成熟再加上赵泗没有明令禁止的原因,以琅琊蓬莱一带等靠海城市为主,已经有一部分贵胄开始初步尝试远海贸易。

    赵泗注意到了这一幕,但是并没有第一时间进行相应的律法制定。

    这是属于开扩和进取的时代,同样也是建设和劳动的时代。

    目前的主基调是大基建,航海还不是主流,需要一定的时间成长和发育,海上秩序的制定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观察和调整。

    大秦各郡县在轰轰烈烈的大干特干……五年的时间一转而逝。

    转眼间,已至始皇帝四十九年……

    皇宫之内……凉亭之下,赵泗和始皇帝相对而坐。

    小稚奴人模狗样的坐在不远处的石阶之上朗声背书。

    如今的小稚奴已经六岁多了……小家伙模样比较随赵泗,或者说完完全全就是一个q版的赵泗。

    安静下来背书的时候,可谓面如冠玉,形体之间自有尊贵之气。

    但若仔细看去,却能够瞧见,背书的同时,小家伙的眼珠子却时不时往赵泗和始皇帝这边的凉亭偷瞄。

    “如今天下各地皆水渠道路大多已经彻底勾连,再剩下来的一些无非就是乡里之间的东西,这些已经无需再加征劳役,于乡民自建即可……”赵泗笑着给始皇帝汇报大秦连续动工五年的成果。

    所谓成果,就是天下各郡彻底勾连的渠道,遍布天下的水渠,以及对于大江大河的治理。

    中原地区在这五年的不断动工之下,开发已经达到了极致。

    而至于边缘地区,也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

    大秦的平均粮食亩产目前保守估计可以再往上提一百斤。

    可不能小瞧这一百斤,因为这一百斤是基础加成,哪怕没有璞玉光环的普通粮种,目前也能够做到亩产两百斤了。

    当然,仅限中原地区,而且提升这么大,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以前的耕种手段太过于原始,自然利用太过于低下,平均亩产实在是太低了。

    “天下间的徭役是时候停了,大父的陵寝和宫殿,也能够腾出来修建了。”赵泗笑眯眯的说道。

    实际上始皇帝为赵泗的政治目的付出了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始皇帝原本规划的宫殿以及陵寝的停工。

    停的不仅仅是一个阿房宫和秦始皇陵,阿房宫只是一个代表,实际上天下各处的行宫也都停了,自从降徭降税以后,始皇帝没有修建一座新的宫殿。

    “这倒不急……”听闻陵寝始皇帝眯了眯眼睛。

    古人其实并不避讳死亡,尤其是陵寝,这玩意活着的时候就开始修建了。

    始皇帝之所以不急是觉得自己能活的时间还有很久。

    说来倒也奇怪,以前总觉得时日无多,做什么事情都颇为急迫,现在却觉得什么都可以缓一缓。

    “不急最好,其实匠作局那边应该用不了多久就能弄出来新的建筑材料了,建筑工具过几年应该也会有新的升级,要是再过一段时间,大父的陵寝说不定还能再铺一层瓷砖……我这主要也是怕大父等久了。”赵泗嘿嘿一笑。

    五年的时间,除了社会的变化以外,匠作局那边自然也推陈出新。

    首先就是火药的配比正式定式,将作少府已经投入大规模生产。

    其次就是火枪和火炮的诞生,威力应该和明清时期的火器在伯仲之间,不过五年时间太短,来不及进行全军装备的升级换代,目前将作少府正在紧急生产当中,因为武器太少,而且还要优先供给海军,因此目前关中只有一支五千人的纯火器部队,而且还在训练当中。

    至于海船方面,大秦也拥有了二十艘配备大型火炮的海船以及五十多艘配备中小型火炮的海船,都是这五年之间各地新造海船。

    新船这么多主要得益于赵泗的大力支持,航贸军府自己有自己的小金库,赵泗只要拍板,谁也拦不住航贸军府加强海军。

    不服气?不服气自己挣军费去。

    “怎么说话的?”始皇帝闻声瞪了一眼赵泗。

    还怕自己等久了?嗯?这确实可以等久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