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凶器 第十六章:舆论

    消失的凶器 第十六章:舆论 (第2/3页)

笔者自己的看法,表达了自己对这个案件的惋惜,这让我的心逐渐平静了下来。

    我慢慢将目光下移,看到了新闻稿最后一栏,也就是观者评论一栏,第一个高赞评论写着:真是活该,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特别是这女的,都多大年纪的人了,还贼心不死,跟大学生谈恋爱,事发了还把人给杀了,照我看,就应该判死刑!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压制着内心的怒火,继续朝下面看去,但之后的很多评论都透露着对本案凶手的唾弃,决定那么大年龄和大学生谈恋爱结果出了这档子事儿,就是活该,而且大部分都有着煽动网民情绪的字眼,导致这类的评论点赞量很高,很鲜有对其抱有惋惜之心的评论。

    我熄掉了屏幕,坐在电脑面前屏息凝神了一阵,其实对于这样一边倒的网络舆论是我早有预想到的,但令我没想到的是信息发酵得居然这么快,昨晚才审出来的案子,今天下午有关这件案子的来龙去脉就已经被曝光的彻彻底底,再加上网上反应如此群情激愤,我不由开始担心这件案子的庭审会怎么样。

    后来我专门跑去问过罗涵有关于庭审的事情,他和颜思明都出席了王梅当日的庭审,最后的结果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由于本次事件牵扯进来的群体很多,群众也是众说纷纭,官方特意只邀请了很少一部分专业人士连同证人,被告和原告一同出席,所以庭审的经过很平缓,最终在法律考虑到动机,社会危害等一系列因素而酌情之下,王梅因故意杀人罪,走私罪等数罪并罚,被判处监禁十几年,并处罚金。

    随后的几天,一切仿佛回归了正轨,我像往常一样上课学习,由于罗涵那边交给我的任务很轻,所以我经常都是在学校里待得无聊了才会到法医实验室待一待。

    罗涵跟我正好相反,他在校外有着自己的住处,虽然名义上还是我们学校的研究生,但平时根本不会踏入学校半步,一有闲工夫就泡在法医实验室里,摆弄着他那些视之如命的烧杯烧瓶和显微镜,有时候一坐就是一天一夜,所以我每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