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朱标授官

    第237章 朱标授官 (第3/3页)

州府的水稻产量最好,为三百六十斤!”李景隆回道。

    朱标微微点头,这次,直接看向人群外的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满眼赞赏。

    “咱早在京师之时,就听过四位农家贤才的大名。身为读书人,却能委身在农场两年,不辞辛劳,耐心研究种植稻谷,还能研究出如此大的功绩,父皇与咱,甚至欣慰!”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顿时满脸激动,“多谢陛下,多谢殿下夸赞,小人等人只是一介没有任何功名的读书人,能凭借着所读的那些书籍,做出一番功绩,也不枉小人等人白来世间一遭!”

    “甚好!”

    朱标更是一脸满意,“诸位不贪图财富,不贪图名利权势,这般品德高洁之读书人,我大明不多矣!”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激动的浑身直发颤。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有朝一日,可以被大明皇帝知道名字,更是会被朱标这位大明太子,当着多么的人面,夸赞不已。

    死而无憾啊!

    而朱标接下来的话,更是让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两眼圆瞪,激动不已。

    “诸位为我大明做出这般大的功绩,造福天下万民,父皇特地要咱赏赐诸位一番……

    如此,咱授四位为正八品迪功郎,每人赏一千宝钞,望诸位日后可继续尽心研究此种良稻。

    日后,诸位想要进入朝廷,为我大明治理天下,咱再亲自赐予诸位实职!”

    “多谢陛下,多谢太子殿下!”

    郭秉雍、郭直、郭昌辰、郭山源四人直接跪下,满脸激动的通红。

    正八品迪功郎,虽然只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员,但也是正八品大明朝廷官员,每年都有俸禄可以领着。

    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职务去劳累。

    此种官职,很多士绅想要,一辈子都没机会。

    而且,还是这还是太子亲自对他们四人授予的,他们也算是这位太子之人!

    朱标微微点了点头,“诸位快快请起,我大明就需要诸位这般的贤才啊!”

    一旁,朱棣又劝道:“大哥,既然已经割出来了,那便进去歇息一会吧!”

    “好!”

    这次,朱标没有再拒绝。

    同时,一边与朱棣走着,一边还说道:“老四,此良稻乃是我大明国本,万千百姓生计所在,不管需要研究多少年,一定要坚持下去!

    要是你北平府不适合研究水稻,我可做主,在京师附近,或是九江府、苏州府,给你燕王府一百亩田地,让郭秉雍、郭直等人,前去研究!”

    朱棣连忙道:“大哥放心,北平府可以研究,我一定不会中断研究良稻之事……”

    朱标有些放心了,微微点了点头。

    等进入一间宽大的房屋内,歇息了一会后。

    朱标便直接看向郭安。

    “咱听闻,研究这般良稻的方法,乃是郭长史所想的?”

    郭安连忙回道:“殿下英明,不过微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至于后续种种劳苦,都是郭秉雍与郭直四位族兄在研究劳累!”

    “此事,咱也知道!”

    朱标满意的点了点头,便道:“尽管如此,郭长史也有着大功,不知郭长史想要何种赏赐?”

    郭安恭恭敬敬的回道:“微臣多谢殿下看重,只是此番下来,燕王殿下已经给微臣的赏赐够多了,微臣不敢再贪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