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治蝗

    第671章 治蝗 (第3/3页)

    “回陛下,这些不是!”

    郭安微微摇头,“这些是微臣通过观察试验,总结出来的!”

    “原来如此!”

    朱棣微微点头,随即便再次问道:“不知郭卿可还有别的方法?”

    “回陛下,微臣暂且没了!”

    郭安回道。

    朱棣再次点了点头,便看向郁新。

    “郁卿家可还有何要求?”

    郁新看了一眼郭安,嘴巴微微张了张,随即拱手行礼。

    “多谢陛下,多谢郡王殿下,微臣并无别的事情!”

    朱棣道:“如此,那便快回去安排户部事宜,尽快前去河南吧!”

    “微臣遵旨!”

    已经有些年迈的郁新,朝着朱棣拱手行礼,随即便很是利索的退出出去。

    朱棣又对着杨靖与蹇义二人说道:“此次,随郁卿家前去河南的官吏,必须要精明能干,还不与河南那些官员有任何勾结。

    若不然,朕绝对会严查到底!”

    “微臣遵旨!”

    杨靖与蹇义二人满脸肃然的应了一声,随后也急忙告退出去。

    于是。

    殿内,便再次剩下郭安一人。

    “郭卿,自古以为,我中原大地,便是天灾无数,蝗灾更是繁多。

    只是,不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会有一个预兆。

    唯有蝗灾,事先如常,但一旦爆发出来,便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

    遮天蔽日的蝗灾,像是乌云一样,漫天遍野都是。

    飞到哪里,哪里都能瞬间被这些蝗虫啃的光秃秃,一点绿色都没有。

    老百姓们一年辛辛苦苦耕种下,赖以活命的粮食,全进了这些畜牲的肚子内。

    等到这些畜牲吃饱了,便会产下更多的卵。

    说不定,来年便会爆发出更大的蝗灾!”

    “是啊!”

    郭安附和道。

    朱棣神色阴沉,继续道,“从大明建国开始,洪武五年济南蝗灾,而后徐州、大同蝗灾;

    洪武六年,北平、河南、山西蝗灾;

    洪武七年,平阳、太原、汾州蝗灾;几个月后,怀庆、真定、保定、河间、顺德、山东蝗灾!

    洪武八年,北平、真定、大名、彰德诸府蝗灾!

    大明连着四年,大范围蝗灾,百姓苦不堪言!

    如此祸害,很多无知的百姓们,却仍供奉着蝗神,不敢去灭绝蝗虫,让皇考忧愁,朕也十分愁忧!”

    郭安附和道:“是该让百姓们,也都知道,唯有灭绝了蝗虫,他们才能不再遭受蝗灾,子孙后代也不再遭遇蝗灾!”

    闻言,朱棣两眼锃亮,紧紧盯着郭安,“子孙后代也可不再遭受蝗灾?”

    郭安缓声道,“陛下,若是彻底灭了蝗虫,那便不再没有蝗灾了?”

    “蝗虫无穷无尽,如何能灭的干净呢?”

    朱棣喃喃自语的问道,不过眼中还是闪烁着一丝期待。

    想到后世的情景,郭安下意识说道:“那便一直削弱蝗虫!

    另外,再让那些医者,或是农家之人,去研究一些只毒害蝗虫的药物,然后用药物毒害蝗虫!”

    “药物?”

    朱棣仍是有些迷惑。

    “就是药物!”

    郭安道,“陛下,蝗虫无穷无尽,仅凭大明百姓,只能一直削弱,将其灭绝不了。

    如此,只能用毒药。

    而且,还是专门用来毒害蝗虫,但对人却是没有多大毒性的药物。

    将这些药物喷洒在土壤之中,让那些蝗虫无处可逃!”

    “甚妙!”

    思索片刻,朱棣便兴奋的问道:“郭卿,这些药物可让何人来研制?”

    郭安道:“回陛下,研制药物,兹事体大,当由陛下挑选几个医者、农家之人,或是十多个医者、农家之人,研制。

    若是再多,怕生混乱!”

    “可!”

    朱棣点头,再次问道:“还有呢?”

    “陛下可将蝗灾之危害,治蝗之法,写在邸报之上,鼓励百姓们灭蝗,让百姓们不要相信什么蝗神。

    另,应让各州县的官员,每年在春秋之季,巡视境内,若是遇到蝗虫初生,当设法扑捕,务要尽绝。

    如是坐视致使滋漫为思者罪之.”

    “甚好!”

    朱棣脸色一喜,“还是郭卿懂咱,当该如此!”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