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吾心吾性

    第二十五章 吾心吾性 (第2/3页)

于是出言替钟云祎抱不平道。

    “这位先生有大才,说的都是正道,道长又怎能懂得我儒家思想之精髓呢?”

    钟云祎却没有生气,还笑得有些灿烂:“我也是这般觉得,这些话朝廷诸公哪个不会说,可又有谁做得到呢?”

    年轻人听到钟云祎的话愣了一下心中有些抱怨,我替你说话,怎的你还赞同那个道士?

    “我不曾像钟先生那样饱读诗书,更有在朝廷做官的经验,我只是从自己在民间所见所闻而言。”林寿见钟云祎并没有生气,暗中点头,又说道。

    “这……林道长,但说无妨,我等居于庙堂之上,倒说不定没有林道长这般扎根于民间看得清楚。”

    钟云祎回想了一下,似乎自己确实从未深入民间,家中富足,自幼在家苦读诗书,十三岁便通过了乡试。

    而后又通过了省试,更是拿下榜首,殿试一次不中,第二次轻取探花之名。

    之后就是在朝廷做官,从未离开过京城,直至今日重回乡间。

    “曾几何时,大黔太祖挥师南下,定鼎乾坤,天下经历战乱,终于重归一统,可当时已是十室九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土地倒是比人还多,因此自然是生产的人越多,得到的越多,储存的越多。可时至今日,已经是地少民多,土地兼并者不知凡几,虽然进行生产的人更多了,国家的财富也在逐渐增加,但是人能吃的却越来越少。人终日而饱食,则国兴盛,人终日不可饱食,则国衰亡。”

    “一县之地,耕地八成具于士绅之手,十数万人口,而半为佃籍,皆言藏富于民,而民之钱几何?”

    钟云祎听到林寿的话,喃喃自语道:“食之者众矣,食之者众矣!”

    前一句是官员贪腐太多,才让百姓吃不饱饭,后一句却是林寿所表达的,土地有限而人口增加自然导致农民努力工作而无法吃饱。

    一旁的那个年轻人听着林寿所说大逆不道的话,早已惊呆,手指颤抖指着林寿说道:“此逆反之言也!”

    钟云祎低头沉思,而后抬起头看着林寿的眼睛,问道:“而又该如何?”

    林寿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