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打死不写材料

    59 打死不写材料 (第2/3页)

不解:她不就是站在寒隐初对面写完的吗?怎么还得换个人递上去?真是“形式主义”得很嘞……

    寒隐初也觉得有一些多余,毕竟他从关与君写完后风干笔墨的刹那,就想劈手夺来看了;如今呈到了自己面前,更是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了眼前的试题中去:

    ——“漕粮数百万,取给东南,转输于黄、运两河。何以修浚得宜,而天庾借以充裕,俾国收其利,而民不受其害?”

    ——“如何劝农垦荒,督科有效?铸造铜钱而原料不足,是开采铜矿,还是禁止民间使用铜器?”

    ——“何以使隄防永固,漕挽迅通,虽有霪潦巨浸,恒无泛滥之虞,运道民生,咸有攸赖,其熟筹之?”

    ——“今戡定方殷,军需孔亟,议生议节,亦既筹画多方矣,而度支未见充盈,施行尚鲜实效,何道而使上有裨于经费,下无妨于休养欤?”

    ——“商贩通行,远致外方物产,以阜吾民,其间果有利而无弊,可悉指与?”

    ……

    “好!好!好!”寒隐初高兴地连说了三个“好”字,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手中捧着薄薄的一张纸视若珍宝,不住地在大殿内踱步——

    “这五道题都是跟民生民食,仓储,黄、淮河水患,战备和商贸有关,无一不都切中时弊,好啊……小关子,你再出点有关整顿吏治和推崇儒学的考题来……”

    关与君眉头一动,确实应当如此。

    用考题的形式表明让臣子、士人们关注时政和潜移默化地传达“君臣一体、君臣一心”的理念,更会引导臣民们关注家国大事,引导忠孝的民风。

    不比什么直接默写《孝经》、《史记》强多了吗?……

    寒隐初高兴地直接摁着关与君的肩膀把她摁倒龙椅上,亲自给她研墨——

    黄宝看的可是吓了一大跳:“皇上!这如何使得!?小关子身为宦官,这本就是他该做的……”

    “唉~此言差矣,母后说的对‘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