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南阳(宛城)卧龙岗

    441、南阳(宛城)卧龙岗 (第2/3页)

群,使他顿觉耳目一新,更闻到一股新鲜的风土人情。他感觉这里的百姓异常的亲切,仿佛是自己的故乡,就象令人心向神往的世外桃园一样,毫无“独在他乡为异客”的孤独、寂寞感。很快,他找到一家命曰“沉香客栈”的处所,开始休息整顿,打点行装。所谓“梁园虽好,非久恋之家园”,这里虽然如故乡一样的亲切近人,但是他毕竟还是一位游子,一位过客,前方还有更多更漫长的路在等待着他。

    故此,他在“沉香客栈”仅仅休息了半个时辰,便又继续上马赶路。经过一天一夜的行进,他已经跨过汉水,进入河南境地,穿过新野,由经邓州,一直来到了南阳城。说起这南阳城,乃是名人辈出之地,名医张仲景,东汉科学家、文学家张衡,蜀汉丞相诸葛亮,不胜枚举,竟然都出在这小小的南阳城!

    河南南阳古称宛城,曹操收降张绣、接纳张绣之叔父张济之遗孀邹氏、兵败宛城,讲的就是这个地方。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宛城,被张绣打败,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死于乱军之中,爱将典韦力战身亡之地。在南阳城西的卧龙岗,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曾经躬耕于此;后来他又随叔父去了湖北襄阳,隐居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三国时的徐术(庶)·徐元直曾经指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而可得天下!”这“卧龙”即指诸葛亮是也。在四川成都南郊,占地面积37,000平方米,也有西晋末年十六国成汉李雄为纪念三国蜀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的武侯祠。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卒于234年,终年54岁,字孔明,山东琅琊郡(今山东省沂南南)人。至于这诸葛亮到底是何地之人,山东中琅琊、南阳、襄阳?中原之大,人家足迹遍野,四海为家,何需再争个所以然么?

    在这河南南阳城西的卧龙岗,为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唐、宋时都曾为他建祠。至元初又遭兵火焚烧,殿宇被焚毁,大德年间重修。清康熙时,南阳郡守罗景在祠内发现前人题咏“卧龙岗十景”的石刻,曾据此在祠外重建了半月台、老龙洞、野云庵、草庐、小虹桥、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梁父岩、诸葛井,与武侯祠的山门、大殿、清风楼、三顾堂、关张堂、石牌坊相映衬,构成雄伟壮观的古建筑群。祠内碑刻很多,其中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书法洒脱俊逸、引人入胜。祠东南隅有台,传说为诸葛亮读书处,西南有龙角塔。至新中国解放后已将西院辟为博物馆,并在东部新建了汉画馆和汉碑亭。

    这卧龙岗是汉画像石墓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