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9: 二、作战篇

    759: 二、作战篇 (第2/2页)



    曹公曰:军行已出界,近师者贪财,皆贵卖,则百姓虚竭也。

    曹公曰:丘,十六井也。百姓财殚尽而兵不解,则运粮尽力于原野。十去其七,所破费也。

    曹公曰:丘牛谓丘邑之牛,大车乃毂车也。

    曹公曰:六斛四斗为钟。计千里转运,二十钟而致一钟于车中也。忌,豆秸也;轩,禾藁也。石者一百二十斤也。转输之法,费二十石得一石。一云,忌音忌,豆也,七十斤为一石。当吾二十,言远费也。

    (故杀敌者,怒也。)曹公曰:威怒以致敌。

    曹公曰:军无财,士不来;军无赏,士不往。

    曹公曰:以车战能得敌车十乘已上,赏赐之。不言车战得车十乘已上者赏之,而言赏得者何?言欲开示赏其所得车之卒也。陈车之法,五车为队,仆射一人;十车为官,卒长一人,车十乘,乘将吏二人。因而用之,故别言赐之,欲使将恩下及也。或云,言使自有车十乘已上与敌战,但取其有功者赏之,其十乘已下,虽一乘独得,余九乘皆赏之,所以率进励士也。

    (而更其旌旗,)曹公曰:与吾同也。

    (车杂而乘之,)曹公曰:不独任也。

    曹公曰:益己之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曹公曰:久则不利。兵犹火也,不揖将自焚也。

    曹公曰:将贤则国安也。

    “作战篇的典型战例是北魏与大夏国统万城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时期,是在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是北魏为统一北方而发动的战役。在这次战争中,鲜卑族北魏主拓跋焘对于孙子‘兵贵胜,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有较深刻的理解,面对所要攻打的统万城,作战指挥果断灵活,避免了陷入旷日持久、进退两难的境地,较好地完成了这次攻坚战,推动了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结果北魏主太武帝拓跋焘在统万城诱敌出城,抓住时机,速战速决,击败夏国主赫连昌,给大夏国以毁灭性打击。攻取了统万城,在此设置万统镇。这场大战,可以说正是运用《孙子兵法·作战篇》指导思想克敌制胜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