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四、军形篇

    761:四、军形篇 (第2/3页)

可胜,不攻其不可胜也。

    曹公曰:敌兵形未成,胜之无赫赫之功也。

    曹公曰:察敌有可取,不差忒也。(能够看出敌人的可乘之机,所以不会出意外。)

    曹公曰:有谋与无虑也。

    曹公曰:善用兵者,先自修治为不可胜之道,保法度不失敌之败乱也。

    曹公曰:胜败之政,用兵之法,当以此五事称量,知敌之情。

    (地生度,)曹公曰:因地形势而度之。

    (度生量,量生数,)曹公曰:知其远近广狭,知其人数也。

    (数生称,)曹公曰:称量敌孰愈也。

    (称生胜。)曹公曰:称量之数,知其胜负所在。

    曹公曰:轻不能举重也。

    曹公曰:八尺曰仞。决水千仞,其势疾也。

    “此篇的典型战例是秦赵邯郸之战。公元前262年,韩国遭到了秦国的进攻,秦攻占了韩国的陉(今河南济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济源西南)、少曲(今河南济源西)、野王(今河南沁阳)地区。韩王非常恐惧,忙派使臣入秦,表示愿意献出上党郡求和。但上党太守冯亭不愿献地入秦,他为了转移矛盾,减轻秦国对韩国施加的压力,就将上党郡献给了赵国。赵王贪利受地,引起了秦国的不满,于是出兵攻赵,引发了长平之战。此战最终以秦胜、赵败而结束。秦国以赵国割地六城予秦而撤军。但是,赵国在秦国撤兵后,又不愿如约割地,因而激怒了秦国,秦国便出兵邯郸,引发了邯郸之战。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长平之战的继续。在此期间,赵国吸取了长平之战失败的惨重教训,改变了军事战略,在强敌面前,力求做到‘先为不可胜。’他们策划了一系列内政外交策略。对内,赵国君臣努力缓和内部矛盾,合力同心,治理国家。他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以增强国力,抚养孤幼以增加人口,整顿兵甲以增强战斗力,同时,还利用人民对秦军在长平坑杀赵军降卒暴行的愤恨来激励全国军民同仇敌忾,这样便造就了全国上下奋起抗秦的有利势态;对外,赵国积极展开合纵活动。赵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