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图国第一

    790、图国第一 (第2/3页)

生年不清,卒于公元前628年,晋国国君,也姓姬,春秋五霸之一。)秦缪置陷陈三万,以服邻敌。(秦缪,即秦穆公,生年不清,卒于公元前621年,嬴姓,名任好,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660~公元前62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故强国之君,必料其民。民有胆勇气力者,聚为一卒。乐以进战效力、以显其忠勇者,聚为一卒。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者,聚为一卒。王臣失位而欲见功于上者,聚为一卒。弃城去守、欲除其丑者,聚为一卒。此五者,军之练锐也。有此三千人,内出可以决围,外入可以屠城矣。”

    武侯问曰:“愿闻陈必定、守必固、战必胜之道。”

    起对曰:“立见且可,岂直闻乎!君能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处下,则陈已定矣。民安其田宅,亲其有司,则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邻国,则战已胜矣。”

    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起进曰:“昔楚庄王尝谋事,(楚庄王又称楚臧王、荆庄王,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591年,姓芈(mǐ,五笔gjgh),熊氏,名旅或侣、吕,楚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能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申公乃楚国申邑大夫,名巫臣。楚庄王杀掉陈国的夏征舒,并把夏姬带往楚国。生于郑国的夏姬使郑国的公子蠢蠢欲动,嫁到陈国令陈国的男人坐立不安,现在又移往楚国,第三度使楚男子射出热情的视线。贪婪夏姬美色的楚庄王,想尽办法想要把夏姬纳入后宫,但是却被巫臣阻止。最终,淫奔之妇夏姬却接受了巫臣的求婚。)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于是武侯有惭色。

    宋克金讲到这,呷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又接着说道:“接下来我完整地把这‘图强第一’通俗地讲解一遍,你们都听清听好了。”

    吴起穿着儒生的服装,以用兵的谋略进见魏文侯。

    文侯说:“我不喜欢治兵打仗的事情。”

    吴起说:“我从表面现象推测你内心的想法,从过去观察未来,君主为什么讲的和你想的不一致呢?现在君主一年四季派人宰杀兽畜,剥皮制革,涂上红漆,绘上各种颜色,烙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冬天穿着它不暖和,夏天穿着它不凉爽。制造的长戟有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用皮革蒙住战车的车门,车轮和车毂包上皮革,看上去不美观,乘坐打猎不轻便。不知道君主将干什么用?如果用来准备进攻或防守,但又不去寻求善于使用它的人,那就好像抱窝的母鸡跟野猫搏斗,喂奶的母狗触犯老虎,虽然有拼斗的决心,但很快就会死亡。从前,承桑部落的君主,只讲文德而废驰了武备,国家因而灭亡。有扈部落的君主,依仗着兵众而好战,国家因而丧失。贤明的君主鉴察到这些,必须对内修好文德,对外加紧战备。所以说,遭到敌军侵犯而不应战,这谈不上义;看见敌军杀害的尸体而哀怜,这算不了仁。”

    于是,魏文侯亲自设宴席,他夫人捧酒,在祖庙里宴请吴起,任命其为大将,主持西河的战备防务。此后,吴起率军与各诸侯国大战七十六次。获得全胜的六十四次,其余十二次不分胜负。向魏国的四面开辟领土,扩充土地上千里,这些都是吴起的功劳。

    吴起说:“从前治理国家的君主,必定首先教诲百姓而且亲近民众。有四种不和睦的情况:国内意志不统一,不能出兵;军队内部不团结,不能上阵;临阵行动不一致,不能作战;战斗动作不协调,不能取得胜利。因此,贤明的君主,要使用他的民众,必先搞好团结而后发动战争。他不敢专信自己计谋的正确,必定向祖庙祭告,用龟甲占卜,观察天时,如果吉利而后行动。民众都知道,君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