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2、治兵第三

    792、治兵第三 (第2/3页)

冬则温厩,夏则凉庑。刻剔毛鬣,谨落四下。戢其耳目,无令惊骇。习其驰逐,闲其进止。人马相亲,然后可使。车骑之具,鞍、勒、衔、辔,必令完坚。凡马不伤于末,必伤于始。不伤于饥,必伤于饱。日暮道远,必数上下。宁劳于人,慎无劳马。常令有余,备敌覆我。能明此者,横行天下。”

    魏武侯问道:“部队行军作战的方法首先应该掌握什么呢?”

    吴起回答说:“首先要明确‘四轻’、‘二重’、‘一信’。”

    魏武侯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呢?”

    吴起回答说:“四轻就是要选择地形适用于战马驰骋,战马驾驶战车跑得轻快,战车使人操纵轻便,士卒能够英勇作战。熟悉地形的险峻平坦,就可以走平坦的道路上让战马跑得轻快。适时得当地喂养战马,那么战马驾驶战车就跑得轻松。膏油锏铁备足,人操纵战车就轻便。兵器锋利尖锐,甲胄坚实牢固,士卒就便于作战。二重就是前进要有重赏,后退处以重罚。一信就是赏罚严守信用。确实做到这些,就具备取胜的条件。”

    魏武侯问道:“军队靠什么取胜呢?”

    吴起回答说:“靠严格治理取胜。”

    魏武侯又问道:“不在兵力的多少吗?”

    吴起回答说:“如果法令不严明,赏罚不讲信用,鸣金不能收兵,击鼓而不前进,即使有百万大军,又怎么能用于作战呢!所谓治理好军队,要求驻扎时守纪律,行动时很威武,进攻时敌不可抵挡,撤退时敌追赶不上,前进后退有秩序,向左向右听指挥,队伍虽被隔断,但阵势不乱,队形虽被冲散,但能恢复行列。将领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这些士卒能团结一致而不能使他们分离,能用于作战而不会疲惫。这样的军队不论投入到哪里战斗,任何敌人都不能抵挡,这就叫做‘父子之兵’。”

    吴起说:“通常行军的原则,不能违背行进停止的节制,不要忽视饮食的适当,不要使人马疲劳过度。这三条做到了,就能使士卒听从上级的命令。士卒服从上级命令,这是治理好军队的根本。如果行进停止毫无节度,饮食饥渴失宜,人马疲倦而不准解住宿,这样士卒就不会听从上级的命令了。上级的命令既然行不通,用这样的军队驻守就会混乱,用他们去作战就会失败。”

    吴起说:“凡是两军交锋的战场,是流血死亡的地方,抱必死的决心战斗可能有生路,如侥幸贪生倒会战死。善于指挥打仗的将领,就像坐在漏水的船中,躺在着火的房子里面那样当机立断,有智谋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