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东女国

    824、东女国 (第3/3页)

不改,不栉沐。”保持着人殉制度,“国王将葬,其大臣亲属殉死者数十人。”第三,女国有鸟卜习俗。女国人在用人祭祀之后,“入山祝之,有一鸟如雌雉,来集掌上,破其腹而祝之,有栗则年丰,沙石则有灾,谓之鸟卜。”《旧唐书》记之更详,称其俗每至十月,令巫者带着楮树枝(待考)前往山中,散糟麦于空,大咒呼鸟。俄而有鸟如鸡,飞入巫者怀中,于是剖腹视之,每有一粒谷物,预示来年必然丰收,而若有砾石(原为霜雪,当误)必有灾异,人们都相信它,称之为鸟卜。第四,女国人有服青色和赭面之俗。女王服青毛绫裙,被青袍,袖委于地,冬则羔裘,饰以文锦。为小鬟髻,耳垂铛。足曳索革(一种鞋),雍容华贵。以青色为美,女国男子也以青涂面。但在本部时,经皆以彩色涂面,“一日之中,或数度改之。”居丧期间则以青黛赭面,衣服皆黑。反映了所涂色彩与文化内涵间的相互联系。最后女国有以“女阴辱咒”的习俗,即以女阴当面示人进行诅咒,这是最恶毒的诅咒和辱骂。以女阴贴你口中也有权!简直是愚蠢、荒谬至极!你现在再用“女阴辱骂”人试试?

    女国的历法、医学和建筑等都有突出的成就。女国以十一月为岁正,这与高寒的生活环境有关。青藏高原农作物多一年一熟,十月即收获完毕,是为一年之终,此时由巫者在人祭之后诣山中进行鸟卜,预测来年丰歉。苏毗女国人将死去的贵人剥皮,又金屑和骨肉置瓶中,在人体解剖方面应有经验积累成就。使吐蕃达日年塞赞普的眼睛复明的医生有来自象雄、苏毗和吐谷浑三种说法,这从侧面反映出苏毗医学在当时的高原地区也享有盛名。最让人叹服的是女国的建筑水平,史称其“王居九层之楼”,“所居皆重屋,王九层,国人六层。”这让不可思议,但是说女国人建筑工艺与技术高超却是恰当的。此外,女国人的金属及玉石加工也有可称道者,东迁后还有牛皮船的制作技术等。史称东女国还有文字,由于《隋书·女国传》未载,故很可能只反映了东迁并在吐蕃文字创制以后的情况。

    女国先后被吐蕃人征服,女国发达的文化随之也成为吐蕃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吐蕃妇女较高的地位、一妻多夫的风俗、赭面、鸟卜风俗以及建筑风格、丧葬制度等之中,看到女国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吐蕃继承了女国人(还有象雄人)已开辟的高原丝绸之路。在吐蕃王朝东侵占领居于川西北的“东女”之后,“其部落大者不过三二千户,各置县令数人理之。土有丝絮,岁输吐蕃。”又受唐朝赏赐大量丝帛,实际成为内地与青藏高原丝绸贸易的中间商人。在政治上,被唐人称作“两面羌”。创造高原丝路文明的当然不止雅隆吐蕃人、象雄人和苏毗女国人,还有众多的小邦国和游牧人,他们既参与了上述三国的文明建设,也有自己颇具特色的地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