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至颖安

    第十一章 至颖安 (第2/3页)

,多为普通百姓居所,繁乱的集市也是开在西南城中间。

    颖安城也是一样,作为上县,它占地不算最大那一批,不过六里长宽,是座真正的四方城。

    宁郃他们俩从东城门入,沿街直行一小段路,也就看到了颖安县衙。

    完整的县衙建筑整占了这半城道路的一半左右。

    东边是乡兵驻地,也是宁郃日后自己的县尉衙署所在,一面丈高黑墙,与县衙大院紧邻却互不相通,在东边开个偏门,内里其实就是个小校场加几间兵舍,以及一个单独供他衣食住行兼办公的有堂屋的小院。

    正中自是县衙衙署,古朴大门开在中间,墙高丈五,前有宽大照壁,左右有威严石狮,入门有甬道通仪门,东西分置膳馆、寅宾馆、衙神庙、狱神庙、土地祠、牢房、三班捕快班房等。

    再入仪门,至大堂左右则是兵、刑、工、吏、户、礼六吏房,西设吏舍,东有典吏衙,前者再向内为承发房,后者向内则是架阁库。

    过大堂再进,为二堂,大堂升堂审案,二堂办公理政,在二堂左右还有两院,分别为县丞衙和主簿衙,前者在东。

    宁郃入县衙后,便被引入二堂,在这里见到了颖安县令文垣。

    至于二堂再往内,虽说还有三堂,但那里就是县令居住的内宅了,又不是熟人,文垣自不会现在在内宅接待宁郃,靠近内院的税局银局等,也跟宁郃没啥关系。

    不过文垣虽没在内院宴请宁郃,给他接风洗尘的意思,但对他还是相当热情的。

    原因么:

    “宁兄,你可是叫吾等这番好等啊,若是你这几日再不来赴任,本官就不得不上请借调府郡兵马了,届时可对宁兄大为不利。”

    “呃。”宁郃尴尬一笑,“北江距颖安属实路远,请县尊见谅,见谅。”

    随后话头一转,疑惑道:“颖安在县尊治下一直海晏河清,不知近日是发生了何事,居然令得县尊如此?”

    文垣虽是平民子弟,却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能得到颖安县令这个官职,不仅有贵人相助,也同样有真才实干。

    所谓海晏河清,并不只是宁郃的奉承之语,而是他既能折腰事权贵,与郡城上官、地方豪族等交好,也算治下有方,与各佐官相处融洽,政行顺达,同时他严以律己,恪守律法,并不欺压平民百姓,在民间也有青天之名。

    贺岚颀等人虽与他关系不近,但言语间谈及也不乏认同,还会时不时帮些力所能及的忙。

    跟他们谈及过的宁郃,更是知道文垣与现贺岚家主,也是贺岚颀长兄,贺岚承镡关系不错,常有往来。

    一般即便境内出现什么需要用武力解决的违法乱纪的事,根本不用县里乡兵,贺岚承镡就给他搞定了。

    宁郃倒不是想偷懒,只是好奇这俩人是闹掰了,还是真出了大事,连被大小二十余刀客帮派奉为魁首的贺岚承镡都搞不定。

    年不过三十,却看着比牧柏都要年长几岁,如四旬年纪的文垣长叹道:“你有所不知……”

    文垣一通长篇大论,再给宁郃更详细的说了遍泠北刀客的事儿,包括而今七大支刀客下各帮派的详细势力分布等等。

    原来不是贺岚承镡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