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仓场案引子暴跌的粮价(五千字章)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45章 仓场案引子暴跌的粮价(五千字章) (第1/3页)

    按规矩,乡试揭榜的第二天,地方官府会邀当地全部新举人赴宴。

    此宴名曰“鹿鸣宴”,取“呦呦鹿鸣”的吉祥意思。与殿试金榜题名后的“琼林宴”相对应。

    鹿鸣宴是唐制,本来宴上是没有鹿肉的。

    洪武朝时,杨宪治扬州。某次他主持鹿鸣宴时,说“鹿鸣宴岂能无鹿肉?”。随后他命人找来一头鹿,杀了给举人们分肉吃。

    刘伯温听说这件事,评价自己的学生“野心太大,有逐鹿中原之意”。遂与之断交。

    果然,没几年杨宪就因弄权、跋扈等罪被太祖爷杀了。

    不过鹿鸣宴吃鹿肉的习俗倒被保留了下来。

    顺天府鹿鸣宴的地点,在府衙后衙。

    北直隶八府两州之中,以顺天府学风最盛。中举者自然也是最多的,有三十五人。

    常风参加完御门早朝,去锦衣卫处理了一个半时辰公务。随后回家沐浴更衣,换上了盘领昑衫、戴上了四方平定巾。一副读书人的打扮,欢欢喜喜去赴鹿鸣宴。

    在常风加入锦衣卫之前,他最大的理想就是此生有幸参加一次鹿鸣宴。

    这回算是得偿所愿了。

    常风来到了顺天府后衙外,跟一众新举人等待着入宴。

    亚元黄举人是顺天府内名次最高者。位列桂榜第三。他自然成了举人们当中的焦点。

    见常风走了过来,黄举人主动搭话:“敢问同年尊姓大名?桂榜次几?”

    常风拱手回答:“在下常风,惭愧,桂榜列尾,九十八。”

    黄举人没听过常风的大名。这并不奇怪,有些读书人甚至连苏轼是谁都不一定晓得。

    这帮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别说不关心时局了,就算看唐诗宋词都会被斥为“醉心杂学,不务正业”。

    只有四书五经和程朱之学才是他们的“正业”。

    黄举人是属狗脸的,说变就变。他收敛笑容,脸上显现出鄙夷的神色:“哦,九十八应该是顺天府新举人中的最后一名。你站到队尾去吧。”

    “一会儿鹿鸣宴,也要坐末席,记住了嘛?”

    亚元看不起榜尾很正常。常风识趣的退到了队尾。

    接下来,他听到了一段让他震惊不已的谈话。

    黄举人笑道:“诸位可知鹿鸣宴的‘鹿鸣’二字指的是什么嘛?”

    旁边的李举人道:“还请黄兄赐教。”

    黄举人道:“鹿者,禄也。鸣者,名也。俸禄的禄,名声的名。”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除了尽忠报国的公心,还有升官发财的小小私心。”

    “新科中举是入‘禄’之始。可古人自谦,不愿将升官发财挂在嘴边。故取谐音‘鹿’。”

    “至于‘名’。那就更好解释了。一朝中举天下知,名扬仕林。取谐音‘鸣’!”

    李举人笑道:“黄兄这话太精辟了!昨儿刚放榜,就有二十几个来找我投效的。共得地二百亩。”

    “同县的几户士绅,又凑了二百两银子贺我。”

    举人名下的田是免税赋的。有田的百姓会将自己的土地挂在举人名下。

    举人向他们收取低于田赋的佃租。此谓之“投效”。

    至于中举后的贺银,属于士绅们的一种政治投资。

    举人往上考,若得中进士,至少也能当个七品县正堂。

    若屡试不第,中不了进士,举人可以放弃会试,到吏部挂牌子,参加“大挑”。

    若幸运通过大挑,可以做县丞、主簿一类的八、九品官。

    别小看这些芝麻官。有时候一张条子就能帮士绅平息大的事端,一句话就能让士绅发一笔横财。

    黄举人、李举人起了话头。一众举人纷纷开始炫耀自己中举仅一天,就得了多少好处。

    “我们县上有位王老爷,以前做过一任知县。他家里的地总有五六千亩。昨我中举,他给我送了四个妙龄小丫鬟。说是给我暖床用。”

    “老兄好艳福啊。我倒是没人给送女子。不过有人投效了我三百亩地。还送了我一处宅子。”

    “我是个不上进的。这回中了举就不往上考了。到吏部挂个牌子,等大挑。若能外放做一任县丞,三年任满顶不济也能赚个千八百两银子。”

    在常风的想象中,参加鹿鸣宴的新科举人,讨论的应该是道德文章,或今后如何做好官,如何爱护百姓、报效朝廷。

    可现在,这群在考卷上写满仁义道德的腐儒,吐沫星子横飞,讨论起银子、房子、田地、女子来个个眉飞色舞。

    仿佛他们不是读书人,而是生意人。十年寒窗就是他们的本钱。下了多少年的血本,现在终于到了赚利钱的时候了。

    常风越听越心惊。

    这些就是大明朝的“栋梁”嘛?这些就是大明未来的官员嘛?

    常风赫然想起三年前在曲阜孔府时,听孔宏泰说过的一句话:“读书人呐,一旦中了举,做了官。好人也会变成恶鬼!”

    顺天府的梁府尹来到了后衙门口,亲自迎接刚刚中举的青年才俊。

    一众举人纷纷跪倒给梁府尹行礼:“学生见过梁大人。”

    常风却没有跪下去,兀自不拜。

    黄举人呵斥道:“榜尾,你竟敢不尊上宪?”

    常风懒得说话。

    梁府尹看清站着的是常风,连忙拱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