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午门杖死十一名文官

    第384章 午门杖死十一名文官 (第2/3页)

宁高声道:“都听了!现在打得是五六七品官。你们若依旧在这里无理取闹,接下来打得就是一二三四品官!”

    “打死无算!”

    说完钱宁走到了杨廷和面前,笑着说:“杨首辅,皇上是大有为之君。像极了太祖爷。太祖连丞相都一样杀。”

    “你也不想看到,六部九卿全部殒命午门外吧?”

    杨廷和暴怒道:“钱宁,你草菅人命!竟敢活活打死十几名朝廷命官。”

    钱宁不以为意:“洪武朝时,锦衣卫杀得朝廷命官何止成千上万?区区十一人,不足挂齿。”

    杨廷和大怒道:“钱宁,你等着罢!”

    说完杨廷和咬了咬牙,站起身:“诸位同僚,咱们先各自回衙,从长计议。”

    杨廷和说得是最狠的话,办得是最怂的事。两刻时辰后,文官们已经全部离开了午门外。大汉将军们则开始搬运尸体,宫中小宦提着水桶,冲刷着午门外的血迹。

    钱宁得意洋洋的对江彬道:“伯爷,文官平日里标榜自己什么视死如归。不过一群怕死鬼尔尔!”

    且说常风装窜稀,坐着官轿一溜烟离开了午门那个是非之地,回到了家。

    今日常府热闹的很。

    为了躲是非,常破奴、常青云父子告假。黄元告假。

    连在团营带兵的尤敬武都告假了。常风是怕正德帝一怒之下,调团营兵收拾文官。干脆让尤敬武回了府中。

    常风一家人对坐喝茶,稳坐钓鱼台。过了个把时辰一名耳目前来禀报:“侯爷,午门那边的事情结束了。大汉将军活活打死了十一名正五品及以下官员。”

    常风连忙问:“六部九卿呢?”

    耳目答:“从四品以上官员不在杖责之列。”

    常风微微颔首:“皇上还是理智的。”

    常破奴接话:“那也打死了十一个人啊!上回廷杖死这么多官员,还是刘瑾当政的时候。”

    常风丝毫没有怜悯文官:“他们活该!看着吧,皇上南巡过后,文官们上下其手、贪贿成风的好日子便到头了!”

    常青云问:“祖父,他们这回死了十一个人,能善罢甘休?”

    常风微微摇头:“文官就像是狗皮膏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恐怕还得死人。”

    “破奴、黄元、青云。你们三个皆是文官。最近要留意,一旦发觉朝中有异,该装病就装病,该告假就告假。”

    “皇权与臣权之争是个漩涡。明知是漩涡,就要想法子远远躲开。”

    常破奴问:“若杨先生那群人铁了心要阻止南巡呢?南巡还能成行嘛?”

    常风道:“他们只是在螳臂当车!告诉你们吧,皇上有一个足够服众的理由南巡。”

    常破奴问:“什么理由?”

    常风捋了捋发白的胡须:“不可说也。”

    常风所指,自然是宁王叛乱!宁王如今已成了正德帝的一枚棋子而不自知。

    杨廷和府邸。

    内阁诸员、六部九卿齐聚一堂。自然,其中唯独缺了掌户部的常破奴。

    次辅梁储道:“皇上如此狠辣无情。这是我绝没料想到的。首辅,如今我们该如何?”

    杨廷和道:“我等一面需继续劝阻皇上南巡。一面要做最坏的打算。放话给江南的督抚地方官,让他们最近收敛些。让他们抓紧擦干净自己的屁股。特别是粮赋和盐税。”

    说出这话时,杨廷和一怔。他赫然发现,屠龙者终成恶龙。他变成了自己最不愿意变成的那种人——为同僚们干的龌龊事遮遮掩掩。

    江南地方官连着京官,二者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杨廷和身为文官领袖,也只能做违心之事。

    蒋冕叹了声:“唉,若兵权还在兵部、地方督抚手中,宫里何敢如此?”

    杨廷和摆手:“这种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天下是皇上的天下,我等皆是代天牧民之臣。”

    “但若皇上有错,纠正君误乃是臣子本分。”

    “这回午门死了十一人。若皇上再提南巡之事,我们需继续跪谏!”

    “说句不中听的话。南巡若成行,在座诸位中有不少人都要死。不如拼死一搏。”

    “我就不信,皇上有杀光满朝文官的勇气!”

    果然如常风所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