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第四章 丑女的手段 (第2/3页)

醋帝母亲的优良基因,现在又是皇后,怎能容忍杨骏与皇太后杨芷的一手遮天?虽然没看过甄嬛传,但经过十余年宫廷斗争的熏染与磨炼,风姐人丑志坚,立志夺权。

    杨骏通过给自己封摞官,封成了宇宙第一人,女儿又是皇太后,权倾朝野。风姐除了一个傻儿皇帝丈夫外没别的,她胜算能有几成?

    且看。

    杨骏,优势是自己官多,劣势是自己官太多。

    把朝中所有最高的官职都封给了自己,把编制全占了,不给别人留位置,司马皇室和元老重臣能满意?(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矣)。

    杨骏还有一个劣势—不懂风水。

    傻儿皇帝司马衷日常办公的地方,是建始殿,睡觉的地方是后宫,后宫与建始殿通过承明门相通。

    杨骏虽然是皇帝的姥爷,却毕竟还是臣子身份,同时又由于兼职太多,有大把大把的政务军务要亲自处理,长时间出入后宫或者建始殿控制傻儿皇帝不太现实。他选择了宫外东边的一处宅子居住兼办公。

    如果杨骏是个风水学爱好者的话,他是不会选择这处宅子的,因为,此宅,实在不能说是处吉宅。

    这处宅子有个前主人,姓曹名爽,魏帝曹芳在位时的第一权臣。

    249年2月5日,熬死了诸葛亮及曹家祖孙三代、已耄耋之年的“岁月神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软蛋曹爽投降。司马懿将曹爽软禁在这处宅子里,在宅子四角盖起高楼,作用相当于看守所的四角瞭望塔,派人日夜监视。四天之后,司马懿派人在此宅里将曹爽逮捕,随后屠灭三族。

    41年后的杨骏,偏偏就选择了这处宅子,图的是这里离后宫与建始殿近,就在建始殿的东边。

    二者虽相邻,但相邻并不相通。一旦到了危急时刻,如何能迅速控制脑袋并不灵光的皇帝?

    杨骏也不是没注意到此住处的这一劣势,还是采取了一定措施控制宫中,那就是,在傻儿皇帝和丑女皇后身边安插亲信,进行监视。

    监视者们安插的职位,从理论上讲很完备,既有机要秘书,又有禁军首领。段广,杨骏的外甥,被安排为散骑常侍,在皇帝身边管机密。另一个外甥张劭被安排为中护军,心腹刘预(刘豫)为左将军,管禁军。

    将禁军高级将领调换就能掌控皇宫?

    我们从近代一则历史事件上做管中窥豹之析。1953年,苏联的第二代话事人斯大林中风去世,当天,苏联最高苏维埃召开紧急部长会议,马林科夫成为部长会议椅子ma

    ,苏联恢复了集体领导体制,在这个集体领导体制中,最具权威的不是马林科夫,也不是赫鲁晓夫,而是掌握着内务部(克格勃)的贝利亚。

    苏联内务部,魔力无边的暗黑衙门,权力之大犹如大明锦衣卫。开创者为苏维埃三巨头之一的捷尔任斯基,还为苏联及今天的俄罗斯贡献了三位领导人—贝利亚、安德罗波夫和普大帝。内务部队在手,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等人在贝利亚眼里不过几条咸鱼。

    1953年6月26日,苏共召开会议,贝利亚和往常一样,把手枪放进手提包前往克里姆林宫。会上,马林科夫、赫鲁晓夫突然宣布要讨论一下贝利亚的问题。贝利亚错愕片刻即意识到情况不妙,刚要掏手枪,手就被赫鲁晓夫的双手牢牢钳住(老赫当年可是做过钳工的),随后,一位老将军带领一队士兵入场,完成控场。贝利亚看了老将军一眼,瞬间放弃了抵抗。

    一代名特,黯然收场,之后被枪决。

    带领士兵控场的老将军,就是苏联的一代战神朱可夫。朱可夫被斯大林冷落,发配地方任职且一降再降,都是贝利亚安排的罪名,对贝利亚可谓恨之入骨。赫鲁晓夫为除掉贝利亚,联络各路人马,也把这名昔日的军方大佬拉进了群聊。朱可夫来到莫斯科,秘密率一小队士兵埋伏在克里姆林宫,贝利亚空掌握着至少高达17万人之巨的内务部队,但在克里姆林宫这一方小天地里,59岁的赫鲁晓夫的两只铁钳和57岁的朱可夫的一小队士兵,就能令其束手就擒。

    再回过头来看杨骏。杨骏将禁军的高层将领都换成自己人,但是,因为调换将领过急,引起了一部分禁军军官的不满。

    这些不满的人,虽然级别都不高,但是位置极其重要,具体负责殿中守卫,如殿中中郎孟观、李肇等人。

    贾南风敏锐的看到了杨骏的软肋,开始对杨骏的软肋捅刀。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同伐异,政变的三大法宝。风姐首先利用司马皇室、殿中禁军军官对杨骏的怨愤,进行构筑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其心腹宦官董猛,成功的笼络了殿中禁军军官李肇、孟观等人。

    光内部统一禁军肯定不行,还得团结外部力量。风姐又派李肇秘密赶赴许昌,她要拉拢一个人。

    司马亮,被杨骏排除出政治中心的汝南王。司马懿的第四子,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晋惠帝司马衷的叔祖。

    结果令风姐比较意外,司马亮虽极恨杨骏,却不愿听一个丑娘们的调度。

    李肇见不能说动司马亮,遂又前往湖北荆州,联系另一个重量级的司马皇室成员。

    楚王司马玮,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惠帝司马衷的弟弟。司马玮年轻气盛,豪爽仗义,有勇无谋,不折不扣的二杆子,见皇后风姐前来求援,满口答应,从荆州带兵进了洛阳。

    自己进京还不算,司马玮又派人到扬州,联络都督扬、江二州诸军事的弟弟淮南王司马允,让他也速带兵赶往洛阳。

    外地藩王带兵进京,杨骏不可能不知道,但司马玮是个心狠手辣、横起来爱谁谁的二杆子,杨骏对他有些忌惮,居然没敢阻止。

    有了楚王司马玮的荆州兵和殿中部分禁军的支持,风姐的底气来了。

    政变日期的选择,定在291年3月8日夜。整整一千六百二十年后,这个日子被定为国际劳动妇女节。风姐提前一千多年过节,要为翻身当主人的妇女做表率。

    深夜,寂静无声,大地昏昏睡去,黑色笼罩了一切。傻儿皇帝司马衷睡得正香,伴随着一阵嘈杂声,孟观、李肇等人簇拥着风姐匆匆进宫,一把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杨骏谋反,请陛下签署诏书,洛阳全城戒严,捉拿杨骏。

    司马衷脑子本来就不太灵光,再加上被人从深度睡眠中叫醒,流着哈喇子稀里糊涂的就在诏书上划了圈、盖了章。

    杨骏安插的监督专班人员,也不是坐视不理。杨骏的外甥,皇帝的机要秘书(散骑常侍)段广闻言赶来,扑通一下跪在司马衷面前一个劲地叩头:我舅舅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怎会有谋反篡位之心?定是有人陷害,皇上请三思!

    没有儿子就不能谋反篡位?这个理由似乎有些牵强,再说指望司马衷三思,他连一思都没有。司马衷大半夜被老婆从被窝里拉出来,还没清醒,直勾勾的看着地面不说话,貌似脑供血不足。

    这边,性急的楚王司马玮拿了诏书,率荆州兵和殿中禁军,将皇宫的各个大门把了个水泄不通。然后,派东安公司马繇率一支别动队出皇宫,气势汹汹的奔杨府而来。

    事发突然,杨骏措手不及,震恐不知所措。

    危机时刻,秘书(太傅主簿)朱振给杨骏出了个主意---太傅现在赶紧率家兵和所能控制的殿外的禁军,烧掉云龙门,冲进东宫,带上皇太子再率军冲入后宫,只要能顺利入宫见到皇上,向皇上说明有人陷害,你就能平安了。

    可见,领导的秘书不全是跑跑腿、拎拎包、写写稿的角色,关键时刻有的还是挺有胆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