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莫名其妙的匈奸--匈奴“王允”

    第二章 莫名其妙的匈奸--匈奴“王允” (第2/3页)

样,早前刘聪与他爹刘渊因呼延氏而成为“叔伯连襟”,刘粲继承了他爹的光荣传统,也因靳氏给他爹刘聪追认了个“叔伯连襟”的身份。

    有了皇帝丈人和“姥爷”双重身份的靳准,完全控制了朝政。从弟靳明,为三军总司令(车骑将军);侄子靳康,为首都卫戍区司令(卫将军)。

    总司令和首都卫戍区司令是自己人,就完全掌握军权?怎么可能,因为,匈奴政权的刘姓亲王们,人人手里都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靳准对此十分忌惮。

    忌惮归忌惮,倒也难不倒靳准,因为,他有大杀器。

    这个大杀器,自然是他的妖艳销魂的太后、皇后女儿们。靳准入宫密见皇太后、皇后女儿:刘姓宗室们正密谋废帝,立济南王刘骥(刘粲之弟,大司马)为帝。如果成功,靳家会被灭族。你俩一定要趁机睡服陛下早点下手。

    靳准的女儿真没白养,吹枕边风能力一流,刘粲被吹的杀戒大开。刘氏皇族因此上了烈士名单的有:济南王刘骥、上洛王刘景、齐王刘励、昌国公刘凯、吴王刘逞等。

    杀这么多握有重兵的亲王、手足兄弟们,怎么也得费时个把月吧?

    事实是,刘粲只用了一天。

    手足都砍光了,谁还替你遮风避雨?

    318年9月的某日,赤日炎炎、椅席炙手,刘粲正在后宫与妃嫔们挥汗淫乐,老丈人靳准带领数十名全副武装的亲兵闯入,将其从卧榻上拖出来,押到光极殿。然后,召集大臣,指着这个光溜溜、冷汗热汗齐流的皇帝女婿,尽数其罪后,再将其处决。

    伤害性巨大,侮辱性也极强。之后,靳准一不做二不休,将在京城的所有刘氏皇族,不管男女老少,尽数斩杀。

    灭亡西晋的匈奴刘氏,没有遭到汉人的报复,反而被同族人灭族,令人唏嘘嗟叹。

    如果说靳准是为当皇帝而屠刘氏,其行为尚可理解,那么,接下来他的一些行为,就有些令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第一个反常行为:掘刘渊、刘聪的墓。特别是将刘聪的尸体从墓地里挖出后鞭尸斩首,焚烧刘氏宗庙。对死的人,甚至说是恩人,哪来的这么大的仇恨?

    第二个反常行为 :靳准夺位自号“汉天王”后,居然想送一件极其贵重的礼物到南方,送礼的对象,是被他们匈奴人赶到南方的东晋朝廷。

    这件礼物是,传国玉玺,匈奴人灭亡西晋后才抢到手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万年第一公章,其意义举世皆知, “谁占有谁就是天下之主”,当年江东霸主孙坚,为了它可是生生送了命的。如今,靳准居然要将它白白送给被他们揍到南方的汉人?不仅外人不知靳准脑子怎么想的,就连其派出的使者都想不明白。

    被派出执行“匈奴千里归玺”使命的使者是晋人胡嵩,早年投降匈奴刘汉政权的。靳准还让胡嵩给晋元帝带个话:我们这些小丑们怎么敢称王呢?乱大晋时使二帝(晋怀帝、晋愍帝)遭难了。实在不好意思。现在把二帝的遗体送还给你们。

    胡嵩领命后一头雾水,不知道靳准是喝三鹿了还是另有目的,拒不出使,被靳准所杀。

    宁愿送命,也不去出这趟差送玉玺。以死的倔强,质疑你行为的反常。

    晋元帝司马睿更是一头雾水,天下哪有这般好事?简直是天上掉必胜客。可毕竟,天予不取,必受其殃,司马睿还是忍不住派文化bu长(太常)韩胤去试一试。

    这一试,居然真把怀帝和愍帝的棺材接了回来,晋元帝司马睿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这是什么情况?这个靳准怎么不像靳东一样有“底线”?!

    其实,老王认为,靳准的所有反常行为,只有一个令我们无比自豪的解释:无论哪族,只要久居中原,迟早会成为博大精深、灿若星河的汉文化的迷弟迷妹。他们会不自觉的视汉族政权为正朔,默认其代表华夏的唯一性、合法性。

    靳准虽然夺权成功,但仅限于京城层面,外围群狼环饲,最主要的外敌有三个:

    一是镇守长安的中山王刘曜。刘曜时为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

    二是驻守河北的石勒。

    第三个,则是在京城的一个汉人,一个投降过来的汉人。

    北宫纯,前西晋猛将。北宫纯曾任西凉督护,属晋西凉刺史张轨管辖,也曾因一战而名震天下。

    307年,匈奴刘渊起兵杀奔洛阳时,投降匈奴的青州豪帅“飞豹”王弥的叛军已杀至洛阳东门,随时准备叩关而入。西晋朝廷乱作一团,大臣们纷纷作鸟兽散。

    当时,北宫纯受上司张轨的派遣,带了一支近千人的卫队到洛阳出差,正好碰到匈奴兵至,北宫纯就将这支西凉卫队带至洛阳城门,列阵抗敌。

    面对10余万叛军,西凉卫队依托护城河,依次展开阵型。

    冲到城门附近的叛军,万箭齐发,试图将这支胆敢螳臂挡车的小股部队变成成片的墨西哥仙人掌。

    然而,直到壶中的箭快射尽,叛军也没能射伤几个西凉兵。因为,这支部队有自己的大杀器。

    高盾和重铠。

    西凉,古代凉州的别称,位处中国西部,故称西凉,意思为“地处西方,常寒凉也”。大致辖区是,今甘肃、宁夏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的一部分。

    西凉,河西走廊及古丝绸之路咽喉所在,地理位置之险要不言而喻。西凉文化也一直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位置。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后人李暠,曾在公元400年建立了西凉王朝,后王朝几经更迭,但李氏一直为凉州大姓。李暠的重重孙有个叫李虎的很有名,因为他有个更有名的孙子,叫李渊,有个更更有名的重孙,叫李世民。

    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秦始皇曾凭借西凉兵横扫六国。三国时,董卓曾凭借西凉兵挟制东汉中央政府,另一支西凉兵则在猛将马超的统领下,六战曹操于渭水,杀的曹孟德割须弃袍,狼狈逃窜。

    强悍的战斗力来源于哪里?只因其彪悍的民风吗?非也。

    1989年,一个叫做戴维·哈里斯的澳大利亚学者读《汉书》,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