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第1/3页)

    第九部 碰撞与融合

    第一章 废皇团成员们的命运

    此人姓檀,名道济,中国璀璨历史名将录中的一员。檀道济,刘宋王朝的开国元勋,精武略,功勋卓著。

    我们常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即与此君有关---(《南齐书·王敬则传》载: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托孤大臣中,尤其是管军事的,不是宗室成员自家人的,很少。然而,刘裕就这么安排了。他就这么自信?不怕军事权臣趁机篡夺刘宋江山?不怕,刘裕的自信的根源,体现在其死前与刘义符的对话中。

    “檀道济虽有武略,但并无大志,不足为患。至于徐羡之和傅亮,无二心。”

    可见,刘裕深知檀道济的性格特征---擅武略而无大志。即其虽有军事才能,但是无政治野心。这点类似于后世的国民党桂系大帅白崇禧,“健生不懂政治”。

    被戴上不懂政治帽子的人,一般都是业务突出的业务型干部,这类人不懂政治,更多的是不屑于太懂政治。一个人若某项技能特别突出,心理上就会为此引以为傲,不由自主的刻意强化这一强项,自然而然的就会弱化对其他方面的追求。

    某次,大学时有个同级不同班的同学,突然给老王打来电话,由于多年不联系,这位仁兄自报了三遍名字,老王也没记起他是谁,最后仁兄急了:“我就是大学运动会上跑400米和800米很厉害那个。”很厉害那个?我也记不起来了,因为我对这两项运动不感兴趣自然无印象,但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他引以为傲的技能,而且已不由自主的在心理上予以强化直至作为自己的标签。

    有次跟某地的城建局局长坐在一起交流,其说到手下的一些市政管理业务干部时,大摇其头:这些人把自己的市政工程专业当成了世界上最重要、最神圣的事儿,你问他们混凝土凝固时间与强度,他们能说的头头是道,但你让他们保证一条路什么时候建成开通,完成政治任务,他们一定会从专业角度强调任务的艰巨性,甚至直接拒绝。

    这位局长是秘书出身,在他看来,这群一身扑在专业上的手下,往往是不讲政治的人。而其手下,却认为他不懂专业瞎指挥,混凝土凝固强度不够,通的什么车?!

    孰是孰非?所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好深度评判。

    但是,能踢好足球的人,往往不是那些一直低着头看球、运球的人,而是那些抬起头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察场上发展形势从而指挥若定的人,譬如意大利球星、“绿茵场上的达芬奇”皮尔洛。檀道济只低头抓业务,不抬头看政治,会有怎样的结局呢?这点后叙。

    顾命之重,是人主的最大信任,人臣的最大殊荣。刘裕逝世后,谢晦、徐羡之、傅亮三人忠心耿耿辅佐刘义符。然而,刘义符的所作所为,却很快让他们失望了。

    少年皇帝刘义符,虽天资聪慧,甚至可说文武双全,有膂力,善骑射,还通晓音律。但其自幼娇养失教,继位后,从宫外找来些非主流少年,一起整日游戏无度,丝毫不将政务放在心上。

    而且,越玩儿越过份。

    某日,紫云殿前出现一个巨大的铜缸,缸中有无数蛇、蝎、蜈蚣等五毒虫,或蜿蜒,或吐信。

    一些死囚不断被从牢中提出,剥光衣服丢入缸中。看着犯人们在缸里惨叫挣扎,一帮少年烂仔在缸边又跳又笑。众大臣听见凄厉无比的惨叫无不胆战心惊,但无人敢劝。

    领头的,自然是刘义符。

    又一日,刘义符在紫云殿上打瞌睡,忽然一块漆皮掉在他眼皮上,火冒三丈,命内侍敲响景阳钟召群臣上殿。

    群臣不知皇帝哪根筋又跑偏了,慌慌张张的到了殿上。结果,刘义符宣布:限你们三个月内拆掉紫云殿,建个比紫云殿大4倍的殿。

    傅亮劝谏道:现在国库空虚,北方北魏大军压境,不如过几年,等国库富足,再大兴土木不迟。谢晦、徐羡之也支持傅亮的意见。

    刘义符一听,面目阴森狰狞,金銮殿上一时气氛极度紧张。

    幸亏三顾命大臣德高望重、人缘极佳,有一不知名大臣及时为三元老解了围,解围方式也很特殊。

    在静悄悄的金銮殿上放了一个响屁。

    此屁放的及时有效,刚要发火的刘义符气极而笑:谁如此大胆,敢在金銮殿上吹口哨,给我斩了!

    众大臣一听,知道皇帝气消了,纷纷跪地,请皇帝开恩。刘义符笑着指着谢晦、徐羡之、傅亮道:留着你们的狗头也行,来人,脱下他们的裤子,用手绢将他们屁股上的那个眼儿给我堵上。

    众大臣哭笑不得,仍然跪在地上为三大臣求情,刘义符只好道:算了,饶尔等一回,但明天开始拆紫云殿扩建,不从的话,还得斩了你们三个。

    扩建?得有钱才行,刘宋王朝不过是偏安江南,北方异族虎视眈眈,军备不需要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