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次宣示正统的北伐

    第二章 一次宣示正统的北伐 (第2/3页)

,也是个自己一直不放心的人。

    六弟,临川王、扬州刺史萧宏。

    萧宏是个标准的帅哥,魁梧俊美、容止可观,至少在颜值和气度上,不输任何人。武力值如何呢?《南史·梁宗室传上·临川靖惠王宏》 载:萧宏,貌美而柔懦,北魏称之为“萧娘”。这种人,明显雄性激素分泌不足,扮个伪娘搔首弄姿搞直播还可以,搞金戈铁马的北伐,效果是气吞万里如虎,还是气喘吁吁如鼠,就很难说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么大一支军队派出去,得自家人统领才行,军事业务不行?大不了派个业务能力强的副帅当助手。想来想去,也就萧宏合适。然而,这小子可不可靠呢?会不会趁机谋反呢?萧衍开始了对这个六弟的政治可靠度考察。

    某日,萧衍把萧宏召进宫,眼泪汪汪:你多次想谋权篡位,我不是不能杀你,是你这头蠢猪让我下不了手!

    萧宏一听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头若捣蒜:皇兄,没有的事,别听人瞎说!

    萧衍心方定,可人最靠不住的就是口头承诺,还得继续考察。

    又过数日,有人来向萧衍报告:临川王府有一百间仓库,昼夜紧闭,不许任何人进入,怀疑藏有不可告人的东西。

    临川王府规模宏大,和皇宫差不多,一百间大房子能藏多少东西?譬如兵器、铠甲之类的……萧衍心里结结实实的堵上了一块大石头。

    翌日清晨,萧宏府上来了个皇宫的使者,通知萧宏:皇上晚上要过来吃饭。使者还不是空手来的,顺便给临川王的宠妃江无畏带来了一份美味零食。

    晚上,萧衍只身带了从前的布衣之交丘佗卿到了萧宏府上,江无畏一旁作陪,四人边诉说旧时往事,边开怀畅饮。江南的米酒醇厚无比,香甜可人,酒过三巡,四人已是半醉,萧衍眼神狡黠,斜眼笑道:六弟,咱们去你后房看一看。

    “当啷”一声,萧宏手中筷子掉落在地。如此惊慌失措?萧衍疑心顿起,迅速起身,叫上后房管事拿着钥匙带路,径直奔后院而去。

    萧宏脚步踉跄,跟在后面,也不知是喝醉了,还是慌乱了手脚。

    一间间的库房打开了,一道道黄光铺面而来。

    满库的金钱。一百万一堆,用黄色木片做标记;一千万一间库房,用紫色木片标记,共有三十多间。其余数十间库房全部贮藏着布、绢、丝、绵、漆、蜜、麻、蜡等杂货,数之不尽。

    萧衍嘿嘿一笑,扭头看着丘佗卿:算算,共计多少钱?

    丘佗卿数学学的不错,屈指一算:三亿多。

    三亿多,妥妥的南梁许家印、皇室王健林。萧衍看着面色蜡黄的萧宏,扑哧一下笑出声:六弟,很不错嘛!然后回到饭桌,添酒回灯重开宴,痛饮至深夜,尽兴而还。

    库房里藏得不是武器、铠甲,萧衍很放心,然而又很好奇-这小子哪来这么多财物。马上指示情报部门,务必查清临川王的收入来源。

    很快,情报部门的侦查终结报告递上来了:萧宏除收受贿赂之外,还开办银行,发放高利贷、套路贷。一律实行抵押贷款,借钱必须以田地、住房、店铺作为抵押物,并且给贷款合同起了一个名字--制悬券。过期不还,欠钱者统统赶走,抵押物收作已有,实现了抵押权的物上追及效力。不少人因之失去产业、露宿街头。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民间英雄于欢的母亲也是放高利贷的。开办金融机构,其实并非萧宏创举,刘宋孝武帝年间会稽城“邸舍相望,为患遍天下”。这是南北朝遍地银行的一个缩影。

    然而,让人失去住所,牵扯到社会稳定。萧衍那时头脑还不算糊涂,为国家长治久安,他下诏全国,“制悬券不得复驱夺”,即不得以欠债为名,将债务人赶出家门。中国土地改革再怎么改,农村宅基地不得上市交易、不得抵押,也是这个道理。

    贪财的人一般无政治野心,不会谋反的。萧衍就此打消了疑虑。萧宏,也就这样通过了总司令任职资格的考察。贪财的人是无政治野心,但也无大局观,这是铁律。

    人品如何呢?乱 伦的人能谈人品?萧宏曾因与近亲乱 伦卷入一起政治谋杀事件,关于这点,在下一部中有述。

    至于萧宏的业务能力,萧衍觉得,一 把手可以不懂业务,给配个业务能力强的副手就可以了。他为萧宏配备的辅佐班子,不可谓不强有力,尚书右仆射柳恢为副帅。

    然而,战场上靠的是实力,而不是你觉得,也不是我觉得。

    鼓舞士气、骂惨对方的檄文写好了,司令部领导班子也选好了,下一步就是拟定作战计划了。新鲜的作战计划很快出炉:

    第一步,大军合围攻取淮南重镇寿阳。

    第二步,兵分两路,一路出徐州,北平中原,一路出义阳,收取关中。

    第三步,两路并进,会兵洛阳,天下一统。

    打的一手好算盘。

    数十万大军,打开军械库,一切最好的装备全部配给北伐部队,其器械之精、军容之盛,世所罕见。

    一切准备就绪,大军开拔离开建康,抵达洛口,即安徽怀远洛涧与淮河交汇处,兵锋直指寿阳。

    欲夺寿阳,先夺其边镇梁城(今安徽寿县东)。北徐州刺史昌义之领命出马,攻击梁城。

    北魏梁城守将是平南将军陈伯之,二之交锋,昌义之惨败。

    初战受挫,总是令人沮丧。萧宏闻听战报,闷闷不乐,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突然灵机一动,琢磨出了对付这个陈伯之的办法。

    硬取不行,可以剑走个偏锋--劝降。萧宏之所以想到这一招,是因为这个陈伯之,二五仔履历太丰富。

    陈伯之,原是南朝人,生于济阴睢陵(今江苏睢宁),军事能力突出,但叛变履历丰富,先是叛齐归梁,又叛梁投魏。

    501年,萧衍为兄报仇起兵反齐,率义军攻郢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昌)。齐废帝萧宝卷任命陈伯之为豫州刺史,占据寻阳(今江西九江)抵御义军。萧衍攻下郢州,为招降陈伯之,采用了利诱威逼双管齐下的手段:

    一是找到陈伯之的老上级苏隆之,派他劝说陈伯之投降,告诉他如能归附,就封为安东将军、江州刺史。

    二是趁其犹豫时,率大军抵达寻阳城下,逼他投降。

    双管齐下之下,陈伯之叛齐归梁。

    萧衍任命陈伯之为镇南将军,令其率军追随自己一道攻击建康。当大军围困建康城时,萧衍却发现,陈伯之这小子立场不坚定。

    因为,每当有投降的人从城中出来,陈伯之就把人叫到一边,小声地探问城中的情况。

    对付这种人,必须连哄加吓,胡萝卜加大棒。萧衍怕陈伯之再有反复,召他来煞有介事的一阵忽悠:听说城中人对你投奔我一事非常恼火,要派刺客来杀你,兄台务必要小心。

    陈伯之将信将疑。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