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消彼长

    第一章 此消彼长 (第2/3页)

阳,在邙山驻扎下来。

    邙山,黄土丘陵地,海拔250米左右,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前文已有所叙,东魏高欢与西魏的宇文泰大军曾在此进行过大规模的决战。

    北齐军熟悉邙山地势,1000精骑到达邙山后,马上抢占高地,居高临下,结阵以待。

    对峙时,段韶还搞了次心理战,冲周军大喊:你们的宇文护有幸得到母亲,却不怀恩报德,今天之来,究竟何意?

    跟底层士兵们说这些,貌似作用不大,又不是送还了他们的老娘,毫无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于是周军回应:老天派我们来的,有何大惊小怪?

    以步兵为主的北周军,边回应边向山上攀爬。等一干北周士兵锻炼叉腰肌、气喘吁吁爬到半山腰时,北齐平原王段韶怒吼一声:上天赏善罚恶,大概是派你们来送死的吧!

    言毕,1000北齐铁骑自山上如急瀑一般直冲而下。

    大队骑兵自上而下,人马结合的冲击力,异常惊人。北周军阵被冲的大乱,投坠溪谷而死者甚众。

    兰陵王率500精骑杀入重重敌阵,以锐不可当之势直抵金墉城(洛阳附近屯兵之城)下。

    北周军毕竟人数占优,将兰陵王的这500骑兵团团包围,双方一时绞杀成一团。

    金墉城上的北齐守军,此时还没醒过神来:这支从天而降的部队哪里来的?

    危急时刻,兰陵王一把摘下兜鍪(头盔),“仰面示之”。

    守城的北齐士兵一看:哇!你,从天而降的你落在我的马背上,如玉的模样清水般的目光,一丝浅笑让我心发烫......

    是兰陵王来了!顿时士气大振,纷纷放箭支援。

    北周军围攻洛阳长达两月,久攻不克,士气早就低落到极点。再加上,极目远眺,邙山山上北周军在四散溃逃,围城的北周士兵的战斗意志,如即将燃尽的火烛般一点点在消退。

    城内北齐守军看出了端倪,军心大振,打开城门,个个如喝了一大碗兰陵特曲,吃了一盆枣庄(兰陵)辣子鸡,热血沸腾,嗷嗷叫喊着冲出来,箭射锤击枪刺刀砍。

    不要命的来了!北周大军顿时全线崩溃,“尽弃营幕,从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物弥满川泽”。

    邙山大战,兰陵王高长恭一战成名。此战后,帐下的军士为其填词谱曲,在军中传唱,这就是著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高长恭后又屡立军功,渐次升至太尉、大司马、太保。

    英雄固然是英雄,但不幸的是,高长恭生在北齐高家这一变态家族,因一句话,送了命。

    这句话,也与邙山之战有关。

    某日,北齐后主高纬在与兰陵王高长恭闲聊,谈及邙山之战时说:当时卿入阵太深了,如果有个闪失,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

    跟皇帝说话,应该处处谨慎,高长恭若有所警惕,应该慷慨激昂的回答:为人民服务,死得其所!

    然而,由于是闲聊,高长恭不经意的回了一句“家事亲切,不觉遂然。”

    家事?什么是家事?与兄弟谈家事可以,而与皇帝兄弟谈话时把国事与家事混为一谈,就妥妥的准反革命了。

    若干年后,一个皇帝与小舅子吃饭,皇妃妹妹因席间谈及国事要退席,小舅子来了句:皇上说这是家宴,那便只谈家事,不谈国事。

    家事?后来,小舅子不断搬家,家越搬越小,越搬越偏,直至把家搬进了一头大一头小的木盒子里。

    没错,这个因家事而不断搬家的小舅子,就是著名的年羹尧大将军。

    高纬比后世的雍正高尚不了多少,听后,一脸黑线,狰狞可怖。

    高长恭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一再低调行事。然而,终究没躲过皇帝兄弟的屠刀。

    573年5月的某天,高纬派使者来看望他,还送来了礼物。

    一壶毒酒。

    喝一壶老酒让你上上头。高长恭悲愤至极,回想一年前斛律光之死的惨状,万念俱灰,仰天长叹“我一向忠心为上,宽怀待下,为何最后却落得毒酒一壶的下场?”。言毕,端起酒壶咣咣咣一饮而尽,结束了年仅30岁的生命。

    571年,平原王段韶病故。572年,咸阳王斛律光被弓弦勒死。573年,兰陵王高长恭被毒酒毒死。三年之内,“北齐三杰”全部殒命。三根擎天柱,一年之内,高纬自己亲手挖断两根,这样的王朝,生命还能持续多久?

    北齐的乱局,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清清楚楚的看在眼里。是时候出手了。575年7月,宇文邕出兵分道伐齐,几路大军分别是:

    前三军总管:宇柱国宇文纯、荥阳公司马消难、郑公达奚震。

    后三军总管: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陈琼、赵王宇文招。

    柱国大将独孤信的女婿、大将军杨忠的儿子杨坚,与薛迥、李穆等率军分道并进。

    宇文邕亲自率大军6万,一战而克河阴城(今河南孟津县东)。

    北周军又进围洛口,攻下了东、西二城,包围了中城(今河南孟县西南)。但,攻了二十多天,没攻下来。

    宇文邕亲自率军攻击金墉城,北齐军拼死防守这个洛阳的门户,战斗陷入僵局。

    575年9月,北齐右丞相高阿那肱率军从晋阳出发救援,宇文邕担心被内外开花,只得先撤军。

    第二年,即576年10月,周武帝宇文邕卷土重来。

    这次宇文邕改变了战略--集中兵力攻击晋州。

    晋州,高欢的起家之地,战略地位不言而喻。攻击晋州的目的?宇文邕对群臣解释的原话是:“前出河外,直为拊背,未扼其喉。晋州本高欢所起之地,镇摄要重,今往攻之,彼必来援;吾严军以待,击之必克。然后乘破竹之势,鼓行而东,足以穷其巢穴,混同文轨”。

    啰哩啰嗦的看的人脑壳疼,一句话,说白了,与解放军常用的战术一样--围点打援。

    宇文邕以齐王宇文宪、陈王宇文纯为前军。

    谯王宇文俭、大将军宝泰、广化公丘崇为左三军。

    越王宇文盛、杞公宇文亮、隋公杨坚为右三军。

    576年10月下旬,北周军主力进抵平阳城下,北齐晋州刺史崔景暠等投降。

    平阳,晋阳门户,战略地位显要。宇文邕派大将梁士彦为晋州刺史,留精兵一万镇守平阳城,巩固战果。

    北周军进攻平阳城的时候,北齐后主高纬在干什么?

    在天池(今山西宁武县西南管涔山上)打猎,前线打的如火如荼,高纬在后方也打得如痴如醉。因为,陪同他的,是个绝世美女,一个真正的“倾国倾城”的美女。

    冯淑妃,冯小怜,中国古代美女排行榜上紧跟在四大美女之后的绝世美人。不同于排名于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四绝之后的混子老五裘千仞,也不同于排名于英法德俄欧洲四强之后的混子老五意大利,冯小怜排名第五,仅是因为史官们眼瘸。

    冯小怜的上位,非常偶然。高纬后宫的穆皇后与曹昭仪争宠,曹占上风。女人醋坛子一倒,容易丧失理智,为把高纬从曹昭仪身边拉走,穆皇后就把身边的侍女冯小怜送给了高纬。

    结果是,饮鸩毒止渴、引娇娘入室。

    冯小怜自幼经过音乐与舞蹈的训练,神采、气质绝佳。玉体曲线玲珑、凹凸有致,甚至还有一个惊人的特质。

    冬暖夏凉。

    据说,冯小怜的玉体在冬天时软如一团棉花,温暖如火。而夏天时,则坚如玉琢,凉爽若冰。或抱、或枕、或抚、或吻,无不婉转承欢。

    高纬对她简直爱不释手,就连与大臣们议事时,也常常让冯小怜腻在他怀里或坐在他腿上,大臣们常常满面涨红,语无伦次。

    由于美的无与伦比,以至于连她的男人高纬都觉得,这样的绝世美女只供自己欣赏,简直是暴殄天物。于是,高纬让冯小怜赤身露体横陈在隆基堂上,以千金的票价,让大臣们都来一览秀色。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李商隐。玉体横陈这一成语从此诞生。当然,这是后话。

    冯小怜不只是漂亮、身材好、气质佳,而且还精通人体的脉络结构,在侍候穆皇后时,就经常以槌、擂、扳、担等手法,为穆皇后按摩。后来,当她以纤纤擢素手在高纬肥硕的躯体上上下游动时,快感刺透厚厚的脂肪层直达神经末梢,高纬血压直接飙升到210/160,每年的疏血疗程针都不用打了。

    玉环肥而有体臭(花浴爱好者),貂蝉瘦而耳小(大耳坠爱好者),西施肤黑而腿短(长裙高跟鞋爱好者),昭君肩窄而脚大(披肩爱好者)。十全十一美(变温功能加一)的冯小怜,在中国古代美女排名榜上,应该是中神通王重阳的存在。

    晋州告急的文书,从早晨到中午,飞马传送了三次。右丞相高阿那肱不敢报告高纬,怕打搅了高纬与冯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