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公孙鞅

    第163章 公孙鞅 (第2/3页)

发展,儒家吸收了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农家等等学派的学说之后日益完善。

    只不过即便如此,诸国依旧不愿意用儒家王道。毕竟天下纷乱,用王道强国,还没等你强大起来,邻国就已经攻来了,到时候所有的一切,都是给别人做嫁衣。

    分支学派最多的则是法家,而在经历了魏国变法、齐国变法、楚国变法、以及韩国变法之后,法家在这些变法强国之中找到了一条更为极端的强国之路。

    在看到这种霸道强国之法的时候,王璞就是眉头紧皱,这套变法和先祖留下的霸道之术非常相似,这是将霸道之术推演到了极致,王璞认为,只要君王的脑子正常,基本上就不会推行这极端之法。

    因此虽然将其收录到诸子百家之中,但是并不施行。对于那些士子也是不予任用。

    淮国不用此术,于是有不少法家士子就放弃此道,但是也有不愿放弃此道的。这其中最出色的就是卫国人,公孙鞅。

    公孙鞅在得知淮国不会推行霸道之术后,非常失望,当即决定寻找其他国家来推行他的学术。

    但是现在诸国纷纷开始变法,能够给他施展空间的国家并不多了。

    就在这个时候,终于稳定朝政的秦国也开始推行变法,因秦国偏远,能够吸引的人才并不多,而秦国因为这些年和魏国的战争连连失败。因此决定拿出最丰厚的赏赐来吸引人才,帮助秦国进行一场彻底的变法。

    公孙鞅看到秦国的这种情况后,当即决定前去秦国完成变法。

    公孙鞅离开淮国,然后一路北上西行,最终来到秦国。在得知公孙鞅乃是淮国学宫的大才之后,秦侯立刻亲自接待了他,并且和他讨论强国之法。

    公孙鞅向其讲述了其他几个国家的变法之道,然后询问道:“国君,诸国变法强国,最成功,强大的一直都是淮国,但是淮国之变法已经持续两百余年,天下诸国莫能与之争也。”

    “两百余年.那淮国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