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分封和羁縻

    第646章 分封和羁縻 (第2/3页)

,但是这也造成了诸侯日渐壮大,周天子却不断衰弱的情况,最后亡于淮。”

    “大乾吸取了商周的教训,推行州郡县制度,同时在偏远地方分封诸侯,如此得天下四百年,最后亡于天灾人祸,四邻诸侯。”

    “再之后的刘宋,因为分封藩国,想要以宗室拱卫中央,结果导致天下大乱两百年,最后被前隋统一。”

    “看上去这分封制似乎是百害而无一利,但是这要看情况。南疆、辽东这些地方距离中原太远,想要控制,只有王朝鼎盛时期才行,而且耗费惊人,这些地方很多都是名义上属于大唐,实际上是羁縻州,国家不能从这里收取赋税,甚至还要贴钱。”

    “可若是不管不顾,这些地方若是蛮族做大,又会侵扰地方,不能放弃。”

    “陛下,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些地方重新分封藩王,以为藩篱?”王玄景说道。

    “分封藩王以守藩篱。”李世民心中犹豫。

    “刘宋诸王之乱.”

    “陛下,刘宋之乱在于分封藩国实力过强,中央长期争权夺利,实力衰弱所至。”

    “当时刘宋分封诸国都是在诸夏境内,很多地方完全是膏腴之地,将这些地方分封出去才是取祸之道!”

    “而今日之分封,乃是要将诸王分封至南疆、辽东等胡人、蛮夷众多,中央朝廷无力掌控的羁縻之地,朝廷占据诸夏富饶之地,兵精粮足,那些藩国如何会是对手?”

    “更重要的是,这些藩王前往这些蛮荒之地,那些蛮夷可不会老老实实听话,他们想要压服那些蛮夷,就必须仰仗中央朝廷,如此自然只能是护卫藩篱。”

    李世民认真的听完了王玄冀的方法,心中不断的权衡。作为一代英主,天可汗,李世民很快也做出了选择。

    王玄景退下之后,李世民又把三子李恪叫了过来。

    实际上,李世民十几个儿子中,最像他的不是太子李承乾,也不是最聪慧的魏王李泰,而是这个不怎么起眼的三子李恪。

    李恪英武果敢,聪慧不凡,可惜却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若他是长孙皇后所出,只怕是比李承乾更合适做太子。

    “儿子拜见父皇!”

    看着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