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法兰西的新时代

    第十三章 法兰西的新时代 (第2/3页)

列朗阁下的侄女说,她叔叔的老朋友,眼角有伤疤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已经启程前往巴黎,他老人家的朋友便是我的朋友,因此我今天特意来到此地恭候您的大驾光临。”

    而他们解除禁令的原因,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解除限制并非是由于法兰西政府突然接受了笛卡尔的主张,而是为了用笛卡尔的理论对抗当时在法国甚嚣尘上的、由艾萨克·牛顿建立的世界体系。

    “很简单。”

    说到这里,刘维尔突然停下了脚步,他稍稍揪了揪亚瑟的袖子,冲着他压低嗓音说道:“爵士,您看到前面那个穿燕尾服的、矮个子的先生了吗?”

    对,您猜对了,所有当选为学术院院士的科学家都是我们科学院院士里最出类拔萃的家伙,比如说拉普拉斯和傅里叶。同样的道理在法兰西文学院、艺术院和人文院也适用,他们那里当选为学术院院士的家伙也是最顶尖的,比如说高乃依、拉辛、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然而,就是这连雨果都没有完成的目标,却让梯也尔做到了。

    “啊……”亚瑟的语气忽然变得玩味了起来:“原来您也是塔列朗先生的朋友啊?”

    “对,没错,只有那些最杰出的学者才能当选法兰西科学院的院士。不过他们并不是整个法兰西学会中地位最高的人,在法兰西学会的五个学院中,地位最高的其实是法兰西学术院的院士,学术院的院士每一个都可以享受王室成员的同等待遇。在法兰西,社会大众都认为被选为法兰西学术院院士是一个人能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那本书中,梯也尔先生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塑造了拿破仑的战神形象与势不可挡的法兰西军队。

    而且,对于法兰西这个国家,懂行的人都知道,法兰西的矮子大多不是什么善茬。

    为此,他甚至愿意勉为其难的承认法兰西民族的优越性。

    刘维尔沉声道:“我记得您说过,您在伦敦大学修的是历史,那么您想必读过《法国大革命史》吧?这位矮个子的先生就是《法国大革命史》的作者,也是目前法兰西的参事院院长——路易-阿道夫·梯也尔先生。他目前就是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候补人选当中排名相当靠前的一位。”

    刘维尔看到梯也尔走远,这才微微松了口气。

    当他抬起头时,矮个子的梯也尔已经来到了他的面前,这位左右逢源、性格活泼的小个子先生摘下帽子礼貌的向他问好道:“您想必就是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吧?”

    亚瑟微微点头道:“这位先生是什么大人物吗?”

    “我还得去一趟学院的院长办公室。那么,一会儿颁奖的时候见,希望您有美好的一天。”

    这还仅仅是科学院的,如果再算上人文院、艺术院和文学院的那些天才,那这个队列简直就能从艺术桥排到卢浮宫了,这种事哪里轮得到我呢?对了,我还差点忘了那些政治家们,他们当中想要成为‘不朽者’的人也不在少数……”

    他简直就差把‘我发自内心的热爱法兰西,我们法兰西就是这么厉害,厉害了我的法兰西’这三句话纹在身上了。

    梯也尔得到了亚瑟的肯定答复,于是笑着与他寒暄了几句后便行色匆匆的告别了。

    所以塔列朗很自然地就注意到了当时还是记者的梯也尔先生,而且塔列朗的侄女……嗯哼,也非常的……嗯,欣赏梯也尔先生。他确实是一个各方面的幸运儿。再加上,之后梯也尔先生的《法国大革命史》在巴黎一炮而红,让他入选法兰西学术院院士的舆论也甚嚣尘上,所以他在塔列朗那一派当中的份量自然就更重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明显低估了英格兰长弓兵的险恶用心和阴暗本性。

    梯也尔谦虚道:“我不敢说我与塔列朗阁下是朋友,但我确实是受到他提携的年轻人之一。您今天晚些时候有时间吗?或者这几天任意时候您有时间都可以,我作为东道主,有必要一尽地主之谊。”

    虽然笛卡尔很不受政府的待见,但他毕竟已经死了快100年了,所以最起码他不会再整出点不为政府所容的新东西。

    他们在召开隆重会议和典礼时,要穿上著名的‘绿色院服’和无袖长袍,头戴两角帽,手持自己设计的独特佩剑,表现出院士们的神气和威严,这套规矩是拿破仑担任第一执政时期立下的,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过。

    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