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财政分配

    第五百零二章,财政分配 (第2/3页)

做到两件事:第一,就是帝国税,甭管你们怎么盘剥民众,反正该交的帝国税给我交齐。

    第二,则就是保证人口规模不得出现降低。如果出现内乱战争、饥荒、瘟疫等等一系列的大规模人口降低的状况,联盟就会强势问责,该下马下马,该处决处决。

    不喜欢联盟的规矩?

    那就用帝国的规矩来对待。

    如果按照帝国的规矩,联盟也确实不用背负那么大的经济负担。

    人民生活穷困、经济发展稀巴烂、政治腐败、军事建设拉胯……这些跟联盟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给老子把税交了就行。

    反正,现在联盟掌控着星域政府,而星域政府可以留下百分之三十的帝国税。这种情况下,联盟对该行星没有半毛钱投入,拿30%的税收,没什么不能接受的。

    而如果做得太烂,导致星球居民都活不下去了,那联盟就有了介入的借口,直接按照帝国规矩武力清空,从头推倒再来,也不跟当地的利益集团搞什么斗争了,没收星球内的一切私人财产,建立联盟化的政府,并持续军管。

    要是做得好……那不皆大欢喜?税额该提就提,好到一定程度了,联盟大可以想个别的办法摘桃子。

    但这种情况,估计一百个星球里都出不了一例。

    按照这样定下来,联盟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也就有了一个平衡。

    一年1500亿左右的财政盈余,外加1300亿帝国税总额里面还可以拿390亿自用。

    这就是1890亿的总收入。

    军事维护与军事建设,大约投入1000亿左右,52.9%的占比,堪称穷兵黩武,但是没法子,这个宇宙就是这个风气。实际上,联盟的占比可能还算是少的了。

    海军要新船,甚至要扩新的舰队;陆军要扩张到二十亿正规军。联盟既然直辖了许多行星,那么这些行星的防卫军的建设,联盟也得负担起来,这又是大笔的支出……

    各方面都在叫穷。

    一千亿虽多,但却让人觉得捉襟见肘。

    400亿左右,作为统治维系,包括人员开支、政府开支和公共服务;

    490亿左右,作为政府主导的经济生产再投资,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生产投资……

    而好消息是,联盟可以将一些陆军,转为星界军。这部分花费的军费,可以找帝国报账。

    这是他从神圣泰拉回来的时候谈好的条件。

    但不能太过分。

    他本来每年要交给帝国的税,大概就是910亿的样子,超过这个数字肯定不行,帝国不会给额外拨款的;哪怕极限卡着这个数字,也不行,那会有点过分,让人觉得贪得无厌。

    顾航打算第一年,先搞上25个集团军群,那是300亿税币。然后再把原本星域内就存在的整个龙鹰军团都吞并进怒熊军团。

    这样一来,新的怒熊军团就将会有10亿左右的兵力,那是50个集团军群。每年的维护费,还可以再扣掉100亿左右。

    海军就不搞了,顾航不太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攒出来的军舰,放到帝国海军序列里面去。

    天马舰队和云罗舰队现在就在海军序列里,那没办法,只能靠他媳妇这个海军上将来统合力量;不过,现在的联盟舰队,也已经后来居上了。一艘报应级战列舰,就已经是天马、云罗两大舰队比不上的东西,更别说,联盟马上就要有战列巡洋舰持续完工。

    顾航甚至已经在同时开工两个新的战巡的建造船坞。一个建造在怒枭星上,另一个,建造在云罗星上。

    怒枭星那个,靠科技黑盒来搞,联盟有经验。但黑盒同时只能支撑一个船坞的建造,毕竟那些重要的生产部件,黑盒只能一个个造出来。

    云罗星这个,就只能靠技术蓝图,靠着云罗星上面的造船工程师们来实现了。

    这也正是顾航怎么也要把云罗星,包括以云罗为中心的这一整个核心区域都给搞定的原因。

    只有云罗的发达程度,才能支撑脱离黑箱之后,仅仅依靠技术蓝图就能够自行扩建一些高级技术产物的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